2023年10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旗下《蘋果日報》相關公司面臨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的指控,案件於今日進入審訊的第105天。黎智英在法庭上第十三次出庭自辯,辯護過程中,他談及自己的行為和對《香港國安法》的理解,講述了他在法律實施後的生活與思考。
黎智英在庭上表示,自《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他始終未曾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違法。他強調,儘管法律的生效要求他對言辭更加謹慎,但他堅信自己有自由接受訪問的權利。他回憶起在《香港國安法》實施的前一天,7月1日所發生的事情,但卻表示他對當天的具體事件已經記不清。他解釋自己在翌日的社交媒體上分享的關於警方行動的文章,並不認為這些內容違反了任何法律。
另外,辯方提交了一位法律學者的帖子作為證據,該學者對《香港國安法》的法律文本表達了疑慮,認為其模糊不清,可能讓許多無辜的人誤墮法網。黎智英承認當年曾閱讀過該學者的帖子,並分享了他當時對法律的理解。他的助手Mark Simon也在庭上表示,黎智英在接受訪問時均會先經過他同意,以避免觸犯法律。
庭上還提及黎智英與前《蘋果日報》專欄作家李兆富的溝通,黎智英向他傳送了當時流行的新聞剪報,希望李能在社交媒體幫助他轉發相關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兆富已經辭職,但由於找不到接替他的人選,黎智英依然向他傳送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黎智英與媒體工作者之間的密切合作。
黎智英也在庭上陳述自己對外國勢力的看法,強調他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對中國以及中港政府的行為發聲,而非要求制裁。他認為《香港國安法》的施行對於香港的自由表達造成了重大威脅,並使得市民的溝通與表達更加謹慎和有限。
在法庭上播放的過去訪談中,黎智英提到了《香港國安法》所引發的恐懼感,並將香港的現狀形容為一種「篤灰時代」,市民在生活中感到無法自由交流,這樣的現實使得居民之間互相懷疑,失去信任。他表示,這不僅對他的生活產生影響,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運作模式。
總的來看,黎智英的證詞及辯方的陳述展示了《香港國安法》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深刻影響,這場官司不僅涉及個人行為的法律解釋,更折射出一個龐大社會變遷的過程。隨著這一案件的持續審理,公眾對言論自由的界限、法律的滲透及國際政治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案件仍在進行中,未來的發展將持續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