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審訊已經進入第105天,這名媒體大亨因涉嫌與《蘋果日報》相關的公司串謀勾結外國勢力而受到法律的追訴。黎智英在庭上自辯,不斷強調自己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並未意識到其行為違法。從2020年6月30日晚11時《香港國安法》生效至今,他在面對的法律挑戰,正是這個城市言論自由與法律規範之間錯綜複雜的交鋒。
在庭上,黎智英坦言,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他十分小心自己的言論,以避免越過法律的界限。他明白要更加謹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他依然主張自己有權接受媒體的訪問。當辯方詢問他對於2020年7月1日的重要事件時,他表示已經忘記,而14天後他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發布的《蘋果日報》報導截圖,標題直指警方的暴行,卻讓他長期遭受指控。
辯方一方展示了法律學者張達明於當時發佈的社交媒體貼文,指出《香港國安法》的模糊條款,呼籲全球民眾要了解此法以避免陷入法律困境。黎智英確認曾閱讀過該貼文,並在此基礎上向助手Mark Simon分享了香港律師公會對於《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他透過這些途徑自辯,認為自己在未來的表達中不會再觸犯法律。
同時,黎智英提到他在媒體訪談方面的緊張,他與助手Mark Simon合作,當有國際媒體邀請他時,均會透過Simon聯繫。他指出,本地媒體對他的訪問意願並不強烈,而當有熟識的朋友希望訪問時,他會回答他們的來電。然而,即便是在面對法律的壓力,他也強調對於言論自由的捍衛。
而談及《香港國安法》的影響時,黎智英在庭上播回的紀錄中警告道,法律的出台使得香港社會進入一個他稱之為「篤灰時代」,人們互相之間的信任受到侵蝕,生活習慣也根本改變。黎表示,這種情形使他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警惕,不敢隨意表達思想,甚至在出訪美國會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時,也擔憂自己會被迫回國入獄。
此外,黎智英的社交媒體運用也受到質疑。在2020年7月初,黎智英因政治企圖而向助手傳送Twitter帳戶內容的草稿,表明他對於《香港國安法》條文的不安與不滿。他提到,即使李兆富辭職後,仍努力尋找人接手管理其Twitter帳戶,但因《香港國安法》的影響,無人願意接手。
儘管被法庭質疑其言行引發的社會不滿,以及是否企圖激發市民的不滿情緒,黎智英始終否認自己有意挑動任何不法行為。他提到,身為香港公民,他有責任與權利自由表達。而當被問及是否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持續呼籲外國對中國進行制裁時,他重申並無此意,並強調只希望國際社會關注中港的現狀。
黎智英的案件不僅僅是一起法律事件,也是關乎香港言論自由的重大轉折點。隨著審訊的深入,這個案件顯現出香港社會在法律與自由之間的抉擇,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政治與社會挑戰。該案件的裁決將對言論自由的未來定義產生深遠影響,每一步的進展都牽動著廣大市民的情心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