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國際機場發生了一起引起關注的案件。一名40歲的男髮型師,持有台灣護照的胡萭寁,在回港時被海關拘捕。周四,海關人員在其寄艙行李中,發現了約10公斤的懷疑氯胺酮,這批毒品還被偽裝成蛋白粉,試圖混淆視聽。此批可疑物品的市場價值高達約480萬元,這一數額令人驚訝,也顯示了毒品走私的嚴重性。
據悉,這起事件發生在2024年12月5日的入境程序中。當時,胡萭寁在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的海關入境大堂B行李檢查櫃檯S6接受檢查。海關人員根據行李的可疑情況展開調查,最終發現了這批非法毒品,可以看出他們在執法過程中高度的專業性與敏銳的判斷。
案件於今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被告目前被控一項危險藥物的販運罪。法庭上,胡萭寁暫時毋須答辯,裁判官余俊翔在控方的申請下,將案件押後至明年3月3日,以便進一步化驗和確認該物品的真正成分。辯方並未提出保釋申請,因此裁判官下令被告還留在監獄中,交由懲教署看管。這一決定突顯了法庭在處理涉及毒品的案件時的嚴謹性和慎重。
氯胺酮,作為一種被廣泛濫用的麻醉劑,近年来在香港及其他地區的非法交易活動愈演愈烈,對社會的安全和公共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面對這一情況,當局加強了對運輸毒品的打擊力度,力求徹底根治毒品走私的嚴重問題。未來數月,該案的進展將受到持續關注,社會各界亦希望透過法律的制裁阻止毒品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