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大埔區,最近發生了一起非洲豬瘟病毒的檢測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報告,周四(21日),該署在鳳園路一帶捕捉的四隻野豬中,有一隻的樣本經檢測後顯示對非洲豬瘟病毒呈陽性反應。這一結果引發了公眾的警覺,但漁護署表示,目前尚未發現當地的豬場受到影響。
此次行動的背景是,漁護署根據本地的野豬非洲豬瘟監測計劃,對捕獲的野豬進行常規的樣本檢測。捕獲行動是在對大埔區野豬種群進行人道處理的背景下進行的,目的是保護野生動物及周圍居民的安全。在這次捕獲行動中,共捕獲四隻野豬,然而只有一隻的檢測結果顯示陽性,這讓人們對當地的豬隻健康狀況感到擔憂。
漁護署強調,這一陽性結果已通報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並持續進行進一步的監測,確保不會對本地豬隻和養豬業造成影響。此外,漁護署對鳳園路三公里範圍內的所有本地豬場進行了通知,並提醒負責人加強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野豬進入農場,降低病毒擴散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漁護署重申,非洲豬瘟不會傳播給人類,且豬肉在徹底煮熟後是安全的,因此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此外,部門表示,這一事件不會影響到香港的活豬供應,民眾不必過於擔心。
此次事件再次突顯了非洲豬瘟對養豬行業的潛在威脅,漁護署持有積極的防控措施,未來將會繼續進行相關監測與報告,確保動物與人類的公共安全。社會大眾也應提高警覺,關注食品安全與動物健康的問題,並貢獻共同防範豬瘟病毒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