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破.地獄》自11月9日上映以來,迅速獲得觀眾的廣泛關注,短短一個月之內,票房突破1.3億元,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的紀錄保持者。這部由黃子華和許冠文主演的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取得了驚人佳績,更引發了人們對電影中涉及的中國民間風俗「破地獄」的再度關注和探討。
「破地獄」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儀式,最早用於超渡盂蘭勝會中的遊魂和冤魂。無論是在道教還是佛教中,這項儀式都承載著生者對亡者深切的思念與祝福。值得一提的是,殯儀館舉行的「破地獄」儀式在香港歷史上具有首創性。1959年發生的「三狼案」成為了這項儀式的催化劑,開創了在殯儀館進行破地獄的先例。
在所有的事件中,黃應求是第一位在香港殯儀館進行破地獄超渡的亡魂。他的遭遇可謂慘烈而悲劇,因其在1959年遭到綁架而失去生命,而他的背景更是令這起悲劇蒙上了不少神秘色彩。黃應求是富商黃錫彬的兒子,並且是具影響力的新聞界人物的兄弟。黃的降臨世界的時刻是1915年,成長於名流家庭的他,青年時期在嶺南大學受過高等教育,並曾擔任過二次大戰中的翻譯官。隨後,他回到香港,接手父親的事業,生活看似正常,但命運卻在一夜之間改變。
1959年6月的一個夜晚,黃應求在銅鑼灣的一家酒樓用餐後,在回家的路上遭到四名歹徒綁架,其中一名縣匪竟是與他有遠親關係的李渭。隨後,他被活埋於淺水灣的一處荒山中,死狀慘不忍睹,這一事件引發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
由於黃應求的死亡過於冤屈,家人在他喪失後安排了破地獄儀式,希望為他的亡靈超渡,以求安息。1961年12月15日,這場破地獄儀式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和公眾的關注,成為香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當晚,約有30名道士和居士參加儀式,現場進行了多種象徵性行為,包括高掛黃應求的遺照,並以生雞進行供奉,以求亡魂得到安撫。
儀式的高潮部分是,典儀中三名道士誦經,象徵性地「破」去地獄的九層,以拯救亡靈。整個儀式徹底展現了道家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思考,讓在場的親友無不感受到此次超渡儀式的莊嚴和尊重。
隨著時代進步,這項古老的儀式逐漸演變並融入現代元素,面對不同亡者的背景,破地獄儀式也開始展現出新的意義。雖然最初的宗旨是解救那些因非命而遇的不幸亡者,但在今天,這項儀式的意義已經擴展至提醒生者珍惜生命、反思人生,以及對於自身過錯的反省。
《破.地獄》不僅僅是一部影片,它引導觀眾重新思考生與死之間的聯繫,也促使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新關注。電影的票房成功正是大眾對這些重要話題高度關注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