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國際 » 重走白求恩之路:我的中國故事

重走白求恩之路:我的中國故事

分享:

我的故事始於2005年秋季,那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安徽省的一所高校教授英語。每天清晨,我都會到學校附近的公園散步。有一天,一位剛練完太極拳的老人與我攀談。當他得知我來自加拿大時,立刻緊緊抓住我的雙手,充滿深情地講述了諾爾曼·白求恩醫生來到中國,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故事。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中國人民對白求恩醫生的深厚感情。

當晚,老人的激動神情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時,我決定深入了解這位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國際主義戰士。於是,2006年我前往河北省石家莊市,開始追尋白求恩的足跡。

在石家莊,我偶然結識了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現為陸軍軍醫大學士官學校)的英語教研室主任齊明教授。我們一見如故,很快成為好友。在他的推薦下,我深入研讀了大量史料,逐漸勾勒出一個獻身理想、熱愛生活、真誠善良且堅強不屈的白求恩形象。懷著敬仰之情,我與齊明一同來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瞻仰白求恩的墓,深深鞠躬並在心中默默祝願:願白求恩精神永存,並在加中兩國人民間代代相傳。

2015年退休後,我返回加拿大,但與白求恩的緣分並未終止。2018年4月,作為加拿大-中國友好協會的一員,我受邀回到中國,重走白求恩之路。在這次旅途中,我遇見了許多精心保護這些歷史遺址的人們,無聲地記錄著白求恩與中國人民生死與共的動人故事。

在河北唐縣牛眼溝村,我們看到了白求恩當年住過的小屋,以及他協助創辦的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前身)舊址。當年,白求恩從延安堅決前往晉察冀抗日前線,用自己帶來的藥品和醫療設備,先後在山西五台縣和河北唐縣協助創建了“模範病室”和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為八路軍留下了一支“永遠也不離開”的醫療隊。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瘋狂掃蕩將中國大片村莊燒成廢墟。剛成立的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被迫轉移至唐縣,山西的“模範病室”更是被夷為平地。白求恩發明了“流動戰地醫院”,方便隨時轉運傷員。在唐縣的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我們見到了這一重要發明。兩個“藥馱子”一拼,就是一張手術台,大大增強了場地轉移的靈活性。

為減少傷員的痛苦,白求恩將手術台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在河北順平縣,我們沿著當年白求恩救治傷員的足跡徒步約4公里。身處深山之中,白求恩帶領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的畫面歷歷在目。僅1939年在冀中的4個月裡,他就行進1500里,做手術315次,還多次為傷病員輸血。

在旅途的最後,我們來到河北淶源縣孫家莊。在這見證了白求恩生命最後時日的村莊,我深感沉痛。1939年冬季,在淶源縣前線搶救傷員時,白求恩因感染敗血症而英勇犧牲。他被安葬在唐縣軍城南關的晉察冀烈士陵園。墓旁立有另一座坟茔,是隨白求恩來華的加拿大護士琼·尤恩的墓。兩人在戰火中並肩作戰,結下深厚友誼。尤恩選擇將骨灰留在中國,與白求恩同葬一處,見證了他高尚的靈魂和壯美人生。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純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个有益於人民的人。”多年來,白求恩的精神不斷感染著我。

當年重走白求恩之路時,我曾寫下這段話:白求恩精神讓我身為一名加拿大人感到自豪,我要把他的故事告訴更多加拿大人,讓這份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如今,傳承白求恩精神已成為我的心靈歸屬和畢生追求。白求恩身上閃耀的光芒超越時間與空間,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像太行山脈,巍然屹立,歲歲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