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話詐騙日益猖獗的香港背景下,香港警務處於去年2月推出了一款名為「防騙視伏APP」的應用程式,旨在提高市民的警覺性及防範詐騙的能力。然而,自由黨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逾53%的受訪市民對這款應用程式毫無耳聞,這個結果無疑令人感到憂心。這項調查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進行,成功訪問了2139位市民,顯示出市民對於詐騙防範的關注還遠遠不夠。
自由黨剛揭露的調查數據同時指出,約29%的受訪者雖然已經下載了該應用程式,但卻從未開啟過使用。對於這個現象,自由黨的成員們感到十分不滿。該黨立法會議員李鎮強強調,面對如此高比例的無知,政府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並呼籲各方,包括警方、社區志願隊及區議員,主動向市民介紹該應用程式的功能和重要性,提升大家的防騙意識。
近年來,電話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受害者的經濟損失也日益加劇。自由黨南區區議員梁進提到,過去一年他們約接獲五、六十宗與電話詐騙有關的求助個案,其中七至八成的受害者選擇不報警。他們出於羞愧或認為報警無用,即使在一兩天後經勸說才選擇報警,但此時騙徒已經將款項轉出,市民面對追回損失的機會則幾乎微乎其微。
而根據調查結果,有約50%的市民表示每天會接到1至5通的陌生來電,更有約35%的受訪者每日接到6次以上的可疑來電。這一現象提醒人們提高警惕,卻又困擾著大部分市民。即使市場上有多款應用程式能夠幫助識別陌生來電,依然有達60%的受訪者從未使用過任何此類應用程式。
迄今為止,根據調查發現,雖然約四成的使用者認為這些應用程式能夠有效減少可疑來電,但仍有3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知曉這些工具的存在或並無關注。因此,自由黨成員呼籲執法機構及電信商,考慮在銷售新手機時自動安裝「防騙視伏APP」,從而提升市民的安全防範能力。
香港面臨的電話詐騙問題令人堪憂,伴隨著人們對這些防護措施的無知,我們未來的金融安全將更加堅定。社會各界都應攜手合作,開展有力宣傳與教育,讓每一位市民都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防騙視伏APP」的推廣和普及,或許能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一線希望,減少詐騙事件的發生,保障市民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