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面臨財政赤字高達千億的困境,公務員開支成為焦點問題之一。當局過去並未主張在來年減低公務員薪金,但政府對於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現有人力資源,以及提升效率,將成為關鍵的探討方向。目前,每年對公務員的長俸支出高達500億元,對政府的財政負擔可謂不容小覷。
這個所謂的「長糧」制度專指舊制公務員的退休金計劃,自1999年以來,仍有許多服務了逾二十五年的資深公務員沿用這一制度。根據相關的退休金計算規則,這類公務員在退休後可根據其薪金及服務年資等因素領取可觀的退休金或是一次性退休金。然而,自2000年6月1日起,新入職的公務員則被納入新的公務員公積金計劃,未來的公務員將不再享有長俸帶來的利益。
根據最新數據,香港政府目前仍有近4.5萬名公務員是於2000年6月1日前入職,占整體公務員編制的約26%。而本財政年度中,已領取退休金的公務員和司法人員已超過16.1萬人,相關的退休金開支預計達到501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並較上一年度上升3.7%左右。與五年前的數字相比,這一增長幅度更達30%。
隨著越來越多舊制公務員接近退休年齡,未來十年內,政府對於法定退休金的支出預計將達到驚人的5,590億元,平均每年需支出約559億。此情此景讓部分議會議員擔憂,直指此情況若無法有效控制,將迫使政府面對財政懸崖的隱憂。
此外,政府設有「公務員退休金儲備基金」,以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退休金支付問題。該基金上年度的結餘約558億元,不過這僅能支持一年的退休金發放,顯示出這項財政安排的脆弱性。
儘管政界對於是否調整公務員長俸存在不同聲音,但專家指出,想要改變這一舊制的長俸制度面臨重重困難。一方面,這些長俸制度關涉龐大的既得利益,任何改動都將引發公務員團體的強烈反彈;另一方面,根據《基本法》第100條的規定,政府有責任維護公務員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得低於原有標準,因此隨意更改的風險與後果相當嚴重。
在此背景下,有資深的政務官提出,或許可以考慮推出自願早退的計劃,也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未來的支出。但由於時間的推移,這個方案的實際效果可能有限,因為許多長期任職的公務員已經習慣於這份穩定的工作,並不會輕易考慮提前退休。
隨著公務員退休金開支的日益增加,社會各界對於政府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充滿期待。公務員的退休福利問題,也成為了需優先解決的焦點。希望政府能夠加強與社會的溝通,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讓未來的財政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