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香港的兩棲及爬蟲動物保護團體再度表達對於今年蛇年可能引起的寵物蛇飼養熱潮的擔憂。根據專家的分析,不少市民可能會因為今年生肖由龍轉蛇而心血來潮,選擇攀蛇而養,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一系列的棄養與動物福利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內,捉蛇專家李詠豪已多次在野外捕捉到被遺棄的寵物蛇與蜥蜴,包括了近50條的各類爬蟲。他舉例提到,最近在郊野公園捕獲了一條近兩米長的紅尾蚺,疑似遭到棄養的情況讓人心痛。此外,他也觀察到了許多市民將寵物蛇連同飼養缸遺棄在垃圾站的行為,這樣的現象不斷增加。
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的營運總監楊翠珊指出,過去的蛇年曾經使該協會接獲了多宗棄養蛇隻的案件,特別是在生肖轉變的年份,這樣的趨勢似乎更加明顯。目前,該協會已接收了各類熱門爬蟲寵物,包括球蟒、王蛇、粟米蛇及鬃獅蜥。他們面對的是日益增加的養蛇熱潮,而隨之而來的,則是更令他們擔憂的棄養問題。
據爬蟲店的經營者Jim的預測,今年的蛇年將會使商業增長至少10%。然而,在生意興隆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人對於爬蟲類動物的無知與不負責任的飼養態度。李詠豪提醒市民,寵物蛇並不是玩具,牠們對所需的環境與照護有著特定要求,未來的棄養情況可能會持續惡化。
一名獸醫余志軒在其執業過程中發現,許多飼主對於飼養爬蟲的基本知識缺乏,往往忽視了爬蟲類動物的生活需求。例如,飼養這類動物需特別關注溫度與濕度的調控,否則將可能導致動物疾病甚至死亡。余醫生強調,寵物的飼養需要負責任與耐心,對此他呼籲市民在購買寵物之前,應與家人達成共識,並深入了解其特性與飼養要求。
另外,許多市民在「放生」記憶中錯誤認為這是給予動物自由的做法,但實際上卻是對無法生存的動物施加了更大的痛苦。李詠豪提到,不同的爬蟲類動物已習慣於人類提供的飼養環境,他們面對沒有食物以及生存條件的自然界,終將面臨死亡的危險。
在城市大學的義工中,學生們也在努力學習如何妥善照顧這些脆弱的生物。他們開始意識到,對於爬蟲動物的照顧並非如想象中簡單。義工學生Kiki和Esther表示,適當的環境設置、提供必要的水源和加熱保護,都是基本要求,這讓她們更加明白飼養寵物的責任。
綜合上述,隨著新的蛇年即將來臨,市民們需要理性回應對爬蟲類動物的熱愛,與其衝動購買,不如多花時間去了解並參與動物福利的支持工作。面對即將上升的寵物蛇養殖熱潮,除了提升公眾對爬蟲類動物的了解,倡導負責任的飼養觀念更是當務之急,以免再次引發棄養潮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