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兒童的健康與成長受到住房環境的深刻影響,近期的一項調查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現實。由社會福利協會與香港脊骨神經科醫學院基金合作,於2023年9月至11月期間進行了針對不適宜居所的兒童及青少年脊骨健康狀況的研究。調查中共訪問了503位生活在劏房等不適宜環境中的貧困兒童和青少年,並對234人進行了脊骨檢查。調查結果驚人,顯示有超過90%的受訪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骨健康問題,其中13人懷疑患有脊椎側彎,最嚴重者脊椎側彎角度竟達129度。
據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兒童的家庭居住在劏房等不適合的居所,這種環境的局促感和缺乏適當學習空間對兒童的脊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家庭反映子女並沒有專用的書桌或者學習空間,甚至超過七成的孩子無法擁有獨立的睡床。近三成接受訪問的兒童表示,他們需要彎腰做作業,一成的兒童則表示自己的坐姿不佳,無法坐直,這些都無形中加重了他們的脊椎壓力。
特別引人矚目的案例是程小姐一家四口居住在一個約100平方尺的劏房中,缺乏必要的學習設施。她的13歲女兒在疫情期間只能趴在床上上網課。早在2020年,女孩就被檢查出脊椎側彎75度,而在今年的檢查中,這一數字已攀升至129度。程小姐坦言,因為各種原因,手術一再拖延,女兒的治療經歷令她無比心痛,最終在今年完成手術,女兒的背部被植入20顆螺絲以矯正側彎問題。
另一位名叫Andy的中一學生,與家人一起居住在約80平方尺的狹小空間,這使他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擁有舒適的學習環境。他表示家中沒有課桌做功課,常常感到腰部疲勞,並且由於空間狹窄,他必須彎著腰完成學業。不僅如此,Andy還提到,由於家中空間有限,坐直身體會碰到床板,令他感到無奈和不安。
社會福利協會根據調查結果呼籲政府應更加重視兒童的居住條件,提議在公屋分配中優先考慮3至12歲的兒童家庭,並提供租金津貼以減輕其經濟負擔。調查也建議應進一步增加社區活動空間,為劏房中的兒童提供必要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克服現有的不利條件。
這項調查揭示的不僅是數據,更是一個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保障每一位兒童的健康應當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改善劏房環境,給予他們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讓未來的希望不再受到狹小空間的束縛。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努力,關注這些弱勢群體,以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和關懷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