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等技術的蓬勃發展,這些先進的技術正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相互關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工程學科高級文憑學生們充分發揮了他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運用AI和電腦視覺技術,為小學生設計多款創意互動遊戲,以紓解他們的學習壓力。這些學生成為了社會服務的倡導者,積極投入義工工作,創造出「IoT自動洗衣系統」,幫助獨居長者輕鬆使用洗衣機,展示出以科技助人的精神。
不久前,約有10名來自IVE的學生參加了由職業訓練局(VTC)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合辦的互動AI遊戲體驗活動。他們向屯門區20多位接受托管服務的學童推廣精神健康的理念,藉由AI遊戲來緩解學業壓力,同時促進學童們對數碼科技的認識和興趣。這次活動的成果不僅限於技術應用,更體現出學生們願意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熱忱。
主持此次展覽的IVE(李惠利)工程系高級講師陳逸寧表示,學生們共為YWCA開發了10款不同的互動遊戲,其中包括「AI氣墊球」和「AI貪食蛇」。這些遊戲不僅讓學生能實踐所學的知識,還能透過技術的運用回饋社會,傳遞關愛和共融的精神。
其中,「AI動感氣球」遊戲在這次活動中受到了特別的讚譽。這款遊戲使用AI鏡頭捕捉玩家的手指動作,當玩家觸碰螢幕上的氣球時,氣球會即時被“戳破”。遊戲設定了限時挑戰,玩家在限時內戳破的氣球越多,得分越高,氣球的移動速度隨著得分的增加而加快,這讓遊戲充滿挑戰性和趣味性。這不僅令學童們在玩樂中釋放學習壓力,還使他們對遊戲的設計理念和程式編寫有了初步的認識。
參與活動的屯門區學童對這項新鮮的互動體驗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學童感慨:「在學校的課堂上,我們通常只會使用電腦看影片,從來沒想過可以這樣跟電腦互動遊玩,這真是太有趣了!」而另一位學童則表示,這次的活動激發了他對人工智能和程式開發的興趣。
除了為學童設計遊戲外,張力文(Vincent)等IVE學生亦時常參加義工活動,用科技為社會貢獻力量。他們不僅在學習上孜孜不倦,還利用課餘時間服務於社區,幫助弱勢群體。某次探訪獨居長者的時候,一位婆婆抱怨道,操作洗衣機的步驟過於繁瑣,讓她倍感困擾。Vincent靈機一動,想到利用IoT科技和傳感器,開發一套「IoT自動洗衣系統」。
這個系統的設計讓婆婆不再需要每次手動設置洗衣機,只需安裝一個傳感器,系統便可偵測到洗衣程序的完成,自動重啟洗衣過程,無需她來回操作。使用後,婆婆嘖嘖稱讚,覺得簡單易用,能夠為她節省許多時間。Vincent的付出與努力得到了社會的回饋,讓他倍感欣慰。
展望未來,Vincent希望繼續在機械人學和自動化系統方面深造,致力於為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挑戰,造福更多人。他的願望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求,更彰顯了新一代年輕人的社會責任感和關懷。藉由科技的手段,像Vincent這樣的學生顯示了他們不僅具備專業技能,還擁有良好的社會意識,正在為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