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了一份具爭議性的政策建議,要求所有在營的士必須安裝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俗稱「車cam」)以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此外,政府還計劃要求的士司機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例如二維碼支付、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八達通、信用卡等。這項計劃雖然旨在提升的士服務質素和安全管理,但卻未能獲得的士業界的廣泛支持,主要原因在於政府並不提供安裝所需設備的資助。的士車主將不得不自掏腰包承擔採購和安裝的費用,這對他們的經濟負擔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在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表達了他的不滿。他對政府的做法表示失望,認為政府在基建方面的巨額投資無疑顯示了其資源分配的單薄。他批評道:「政府在基建上花了大量資金,卻在這麼小的成本上卻不願提供一點幫助,這實在是孤寒。」周國強指出,在目前行業面臨非法白牌車激增、保險費用上升以及搭客量未能恢復正常的情況下,讓的士司機自行承擔設備成本無疑是一項沉重打擊。
針對政府的計劃,的士業界的聲音多樣。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及業界副主席吳坤成認為,安裝車cam對於提升司機的安全以及整體的士形象大有裨益。他希望政府能夠制定更清晰統一的標準並要求保險公司在車主安裝攝錄設備後,能調整保費,減輕業界負擔。此外,他亦表示對於政府計劃設立的雲端中央平台抱有期待,這將有助於解決乘客對司機的不公正投訴。
然而,周國強對於政府推廣的電子支付方式提出了質疑,指出許多司機其實並不喜歡使用二維碼支付。他認為,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相比電子支付更加快捷,而二維碼支付的過程則需經過應用程式的登入及掃碼,可能會讓用戶感到不便。周國強表示希望運輸署能與業界展開更多的溝通,以便在未來的落實策略中找到更符合現實需求的解決方案。
在行業逐漸向數碼化轉型的背景下,吳坤成指出,雖然新的電子計程車咪表已經推出並兼容多種電子支付方式,行業的整體轉型仍需時間與過程。他強調這一趨勢不可逆轉,但也希望政府在推動電子支付普及的同時,能考慮到司機日常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困難。
整體而言,雖然政府的新政策旨在提升的士服務和客戶安全,但在缺乏資助的情況下,將負擔轉嫁給業界,必然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在未來的時間裡,如何平衡各方需求以及確保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將會是政府與業界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