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近期向立法會提交了一項重要的建議,計畫強制要求所有的士安裝車廂攝錄機與行車記錄儀(俗稱車cam),並配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此舉旨在提升的士服務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然而引發的爭議卻讓許多業內人士感到不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並未向的士車主提供任何購入與安裝的資助,所有相關費用均需由車主自行負擔。
的士小巴商總會的會長周國強在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他指責政府在基建事項上願意投入大量資金,而對於這些相對小額的資助卻選擇保持沉默,這不禁讓人質疑政府的用心。他認為,當前的的士業界已因非法白牌車的競爭,配合著高企的保險費用與乘客量的減少,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的士司機承擔新安裝系統的費用將進一步加劇行業負擔。
根據政府的文件,除了車cam的安裝,所有的士司機還必須提供至少兩種電子支付方式。這包括二維碼支付及非二維碼支付,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八達通、信用卡以及其他電子支付系統。這一措施旨在提升支付方式的多元化與便捷性,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周國強表示,儘管他理解電子支付是全球的趨勢,但的士司機對於二維碼支付的接受度並不高。他指出,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常常需要司機在消費應用程式內進行多次操作,浪費時間,相較而言,現金支付會更直接便捷。因此,他希望運輸署與新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能夠深化與業界的溝通,共同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訪談中,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則對此表示支持,認為安裝車cam可有效保護司機安全,且在遇到乘客投訴時能提供有力證據。然而,他同時呼籲政府明確制定安裝車cam的標準,以確保市場上設備質量的統一性。他期待未來保險公司能因為有車cam的導入而減少保費。
吳坤成對於強制提供電子支付的要求表示,這符合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他提到,現如今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多種具備電子支付功能的的士咪表,對司機的影響不會太大。至於個別司機對於報稅問題的擔憂,他則指出,隨著電子支付系統的變化,過去和銀行直接綁定的情況已發生變化,現今多數是與電子錢包相連,這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報稅的負擔,但他也坦言,電子支付的使用仍然可以被追踪。
總的來看,政府的新規範對於的士行業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在安全與便捷中找到平衡,並減少行業內部的反對聲音,將是未來政府與業界必須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