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近年來在多個物業發展項目中收入可觀,且預計會在下一次的業績報告中體現出盈利的上升。根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港鐵目前正積極展開數個大型的新鐵路建設計畫,這些項目的總投資額超過了1000億元。由於這筆龐大的資金需求無法單靠近期的物業收益來解決,因此,港鐵需要尋求創新性的融資方案以應對未來的投資挑戰。
港鐵每天的乘客流量驚人,接載人數超過500萬,乘車的準時度更是達到99.9%以上。儘管如此,港鐵依然致力於進一步升級鐵路服務,同時對鐵路資產進行有序的升級和維護。在2023年至2027年間,預計將投入650億元用於資產更新,確保運輸系統的持續高效與安全。
目前,港鐵於不同項目上持續投資以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包括洪水橋站專案、屯門南延綫及東鐵古洞站等,這些項目的預計完成期限均在2027年至2034年間。隨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加上港鐵已啟動北環綫主線的前期工程,未來的運輸網絡將更加完善。政府也已表達希望在今年內由港鐵展開支綫的規劃與設計。
在經濟方面,港鐵每年向特區政府這位大股東派發超過60億元的股息,連同稅項及向九廣鐵路所需支付的租金對公共庫房的貢獻達到約100億元。然而,隨著疫情影響,港鐵的票務收入僅回復到疫情前的90%。在商場發展方面,雖然面積有所擴大,卻未能顯著提升收益,這也為未來的大規模投資帶來挑戰。因此,港鐵必須積累資源以應對未來龐大的資本需求。
消息人士指出,根據港鐵目前的市值約為1700億元,未來已知和預期的投資額也與此相當。面對如此情況,一些分析家曾警告港鐵可能會停止新項目的發展,或者面臨資金短缺的壓力。然而,港鐵正在探索創新融資方式,例如在保留商場控制權的情況下進行按揭,或發行長達30年的債券,甚至考慮推出多種因應性融資的「組合拳」方案。消息指,港鐵對未來保持樂觀,認為十多年後市值有望翻倍,儘管在此過程中會遇到成長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此外,在開源節流方面,港鐵也在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提升效率。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往需要一次性更換的設施,現在可以通過監測科技進行更精細的管理,針對每個設備的實際狀況合理安排更換時間。機械化與無人駕駛技術將更頻繁地被應用,以進一步提升運行的安全性與效率。
港鐵正以積極且務實的態度應對未來的挑戰,致力於為乘客提供更安全、便捷及高效的服務。在這不斷變化的城市環境中,港鐵的每一步都將為香港的未來基礎建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