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港深創科園樓宇高度問題引關注 環團憂開「不良先例」

港深創科園樓宇高度問題引關注 環團憂開「不良先例」

分享:

在香港與深圳交界處的港深創科園,樓宇的高度規劃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據2013年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該項目的樓宇高度僅被列為「建議」,並不具強制性。近日,環保團體表達了對於首期建設的擔憂,因為目前規劃的樓宇高度最高可達40層,這一數字是當年環評報告中建議的4倍之多。環保組織的專家指出,這一情況「絕對令人擔心」,並質疑這樣的高度調整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無法修復的影響。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政策高級經理劉兆強表示,由於2013年的環評報告並未對建築物高度設立明確的限制,這使得相關部門在規劃和後續建設時,並不需要重新進行環評。這種情況被劉兆強認為是環評機制中的一個明顯漏洞,可能會導致未來的類似項目更為頻繁地忽視環保要求。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2013年環保署所發出的「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環境許可證,同樣未對該地的建築物高度進行約束。這導致當局在未來的發展中,很難在法律上要求開發商遵循原來的環保建議。劉兆強呼籲港深創科園公司應該主動提出更新的保育措施,並與相關利益相關者積極交流,以降低發展對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

此外,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黃雪媚也對此表示擔憂。她指出,若這一改劃案推動過程中,與當日的環評結果顯著不符,將可能需要重新進行環評。不僅如此,若未進行適當的公眾諮詢,必然會低估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黃雪媚強調,相關當局應該堅守環評報告中提及的緩解保育措施,並對增加樓宇高度是否會帶來進一步的生態負面影響進行認真評估。

這一事件同時揭示了當前環評機制的不足之處。黃雪媚批評,現在對於環境許可證的任何修改,只需環保署署長的批准,而無需經由公眾諮詢,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夠透明,不能讓環保團體有機會表達其意見。她呼籲,該項目應加強公眾參與,讓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監督,使未來的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能夠達成更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