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港大內地學生遭遇詐騙事件引發校方重視,推出防騙問卷以保障學生安全

港大內地學生遭遇詐騙事件引發校方重視,推出防騙問卷以保障學生安全

分享:

近期,香港大學調查發現,超過60名內地學生在短時間內遭遇詐騙事件,損失金額約超過6,000萬元。此現象引起校方對學生安全的重視,特別是來自內地的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防騙意識,校方決定針對內地生推出一項防騙問卷,作為進入某些校園設施的必要條件。

這份防騙問卷設計精細,共包含31個問題,涵蓋了多種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電話詐騙、網上投資詐騙和網購詐騙。其中,問卷中針對「網絡情緣投資騙案」的問題所佔比重最大,共有11條,旨在幫助學生識別和防範這類詐騙行為。警方設計的問卷不僅列舉了詐騙行為的典型流程,還教授了基本的防騙知識。

問題中有提到,詐騙者往往會偽裝成官員,透過電話等方式進行詐騙,甚至會播放提前錄製的語音,試圖讓受害者感到恐慌進而就範。問卷上的一條問題就要求填寫者思考對方所謂的「合作」是否只是詐騙者的圈套,還有若被要求提供銀行賬戶信息時應如何應對。這些情境題設計的非常實際,讓學生在回答時不禁反思自身是否具備識別詐騙的能力。

此外,作為一個防範措施,問卷還強調了一些重要的安全建議,包括核實對方身份、避免接聽陌生電話、不在可疑網站上輸入敏感個人資料等。這些建議被簡稱為「四要、五不要」,成為學校防騙教育的重要內容。比如「四要」包括要核實對方身份,立刻收線等,而「五不要」則是無論如何不可接聽陌生電話和不要透過可疑網站進行交易等。

在此背景下,警方也表示正在對內地學生的詐騙問題進行深入調查。有報導指出,香港的電信詐騙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影響到本地居民,也給在港的內地學生帶來了更大的安全隱憂。因此,與香港大學合作,進行內容詳細的防騙教育,勢在必行。

在這份問卷中,學生們還被詢問是否願意加入微信群組接受最新的防騙資訊,這顯示出校方希望利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讓防騙知識能夠更快更廣泛地傳播。隨著科技的進步,詐騙手法也變得愈發複雜,因此學生在學習課業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範意識,以應對各種潛在的詐騙風險。

香港大學的這一新規,無疑是對內地學生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希望能藉此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讓學生們能夠在新環境中安心學習。同時,這也是一個警示,提醒所有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當保持警惕,以保護自己免受詐騙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