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前景詳解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前景詳解

分享: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近日正式發布,重申2030年為關鍵節點,該年度香港園區必須完成第一期的基礎建設,以便與臨近的深圳園區實現協同效應,促進兩地在創新科技領域的深入合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接受《星島》新聞訪問時,坦言時限緊迫,並指出多座待建的大樓項目將需要投入數百億元,強調這並不能完全依賴政府資金,期望能夠激勵業界的積極參與,加速進度,包括興建配套設施如酒店等。

孫東透露,政府計劃於明年展開市場意向調查(EOI),進一步了解業界對於土地的需求,並計劃在明年下半年逐步將相關土地推向市場。至於合作發展商是否會優先考慮本地企業,他表示此問題並不簡單,並指出內地企業亦有地理優勢並表達進駐意願,而由於項目的時間限制,未來的招標過程可能會納入時間因素的考慮。

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分為兩期。根據2021年立法會財委會的文件,第一期原計劃建設31幢樓宇,但目前僅有三幢樓宇即將完工。雖然第一期的總樓面面積較2021年報告時有所增加,但預計建設的樓宇數量保持不變。目前,已有8幢樓宇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包括兩座濕實驗室及一座人才公寓,預計今年底將會落成。孫東強調,基礎建設的進度必須緊迫,政府已全資撥出超過181億元用於首批8幢樓宇,並認為整體第一期的基建投資將是「數百億元」,因此「不能完全依靠政府」。

他補充道,計劃明年進行更詳細的市場調查來尋求發展商的合作。各種形式的建築需求各異,從先進製造中心、產學研基地到高科技數據科學大樓,以及娛樂和住宿設施,如餐廳、酒店等,都有可能成為業界的興趣所在。孫東表示,對於不同的模式和合作方式持開放態度,重點在於在規定的時間內按高質量和高效率完成河套的建設。

此外,局方參考了其他地區園區的經驗,指出入駐標準將圍繞產出、技術創新、業務可持續性、投資潛力等指標,確保所有企業均須在園區內從事研發及產業化。同時也在考慮如何更有效地管理邊界,以確保敏感的生物數據和樣本的安全傳輸。

對於擬建的兩條跨境行人橋,孫東表示有意在今年底至明年初與深圳方面進行深入討論,以確定具體的建設安排,包括位置和流量管理等。他強調這些橋樑主要用於人員通行,不會開放給車輛通行,但可攜帶小型行李通過。至於這些設施的建設也將考慮引入私人企業參與,對所有可能的合作方式都有熱烈的興趣。

孫東指出,在規劃河套香港園區時,最初考慮過採用封閉管理模式,但基於創建國際化園區的需求,最終決定開放。為了確保所有敏感數據和生物樣本安全,在跨境運輸中會採用「點對點」傳輸方式,並依賴合同的約束力。倘若出現不當行為,政府將會果斷處理,確保運營的合規性。

隨著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逐步推進,未來的發展無疑將為香港創新科技領域注入新的活力,期待各界齊心協力,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