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機場城市:打造香港轉型新經濟引擎

機場城市:打造香港轉型新經濟引擎

分享:

在不久前,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公布了全新的「機場城市發展藍圖」,這項計劃旨在將香港國際機場周邊的區域,轉型為集商業、流行文化、藝術交易及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地標。機管局主席林天福在多個場合強調,這個構想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與規劃,意在推動機場及其周邊的經濟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重要樞紐之一的地位。

在電台節目中,林天福詳細闡述了機場城市的概念。他認為,若能將機場打造成為一個旅遊熱點,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港,更能激發轉機旅客的消費潛力。現階段的轉機旅客在香港機場的平均停留時間約為四小時,而林天福希望,隨著機場城市的實現,這些轉機旅客可以在離開禁區後,享受本地的餐飲與購物,再返回機場乘坐航班,從而延長他們的滯留時間,這將對香港的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據悉,機管局的計劃中也包括了發展遊艇俱樂部的構思。林天福指出,機場島和港珠澳口岸的填海區域形成的海灣,具備發展高端遊艇泊位的潛力,計劃提供約500個泊位,以吸引擁有較高消費能力的「遊艇自由行」旅客到港,這無疑將成為促進香港旅遊業的新增長點。

此外,機管局還積極考慮利用現有的設施進行擴展,以吸引來自大灣區的遊客。林天福以亞博館為例,指出過去一年內該館舉辦了百餘場的演唱會,吸引大量內地觀眾來港,他期望將亞博館進行二期擴建,從而能容納更多如大型演唱會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機場城市的吸引力。

在技術方面,香港機場的無人駕駛系統已發展數年,並在機場的禁區內運行成熟。林天福強調,隨著這項技術的進步,其他地區如新加坡已經在參考香港的經驗。未來計劃將此技術向禁區外延伸,當然這一切的推進都必須在不影響機場正常運作的前提下進行。

在航空業方面,林天福提到,為了提高青年對航空職位的興趣,機管局希望透過科技和人工智能來提升工作環境而不僅僅是提高工資,讓年輕人能接受更具挑戰性和高附加值的職位。隨著前線工位的減少,將會增設控制員等更具技術含量及更具吸引力的高薪職位,從而吸引更多新血入行。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三跑道系統自去年11月啟用以來,迅速提升了機場的運力。這不僅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也直接影響到機票的市場價格,隨著航班供應量的增加,機票價格將隨之降低。林天福指出,尤其在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期間,每天將有多達75對航班往來於日本的13個城市,這樣的航班密度顯示了香港機場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總體來看,機管局的「機場城市發展藍圖」不僅是對香港機場的全新定位,更是一項針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長期策略。隨著計劃的逐步實施,香港將在國際旅遊與經濟的舞台上,展現出更為活躍而多元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