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實驗性托卡馬克核聚变反应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在本周宣布第二次延期。本次延期将使得该项目的重要时间节点进一步推迟,预计2040年前不会实现大规模商用。此一消息,无疑对期待“无限清洁能源”的全球观众是一次打击。
ITER项目被誉为“人造太阳”,其目的是模拟太阳的核聚变过程。利用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原材料——海水中的氘和氚,该技术一旦成功将可能带来革命性的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能源的持续自由供应。然而,技术挑战和工程预算的不断上升使项目进度不断延迟。从2006年获批到现在,已经有数次的时间调整和预算增加。
在最近的更新中,ITER的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宣布,启动等离子体实验将从原计划的2025年延后到2033年,而更进一步的全氘-氚聚变实验预计将从2035年延后至2039年。这些变更反映了核聚变技术开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凸显了解决当前全球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性。
与此同时,私营部门在核聚变领域的活跃也为这场技术竞赛增加了新的动态。与ITER相比,多家由私人资本支持的公司,如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和英国托卡马克能源公司,正致力于在更早的时间节点实现原型机测试。这些发展可能预示着未来能源技术的新方向,也可能对公共资金支持的项目如ITER构成挑战。
巴拉巴斯基对于依赖核聚变技术解决当下问题持保留态度,并警告不应寄希望于未来的技术突破来解决眼前的挑战。他的言论也反映了全球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观点:创新需要时间,而我们对于解决当下问题的需求则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