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區政府於明年5月底將重新收回大欖隧道的專營權,運輸及物流局正在考慮採用一項名為“分時段收費”的新收費方案,該計劃旨在緩解交通擠塞問題並調整費用以增加政府收入。根據《星島》的獨家消息,這一方案針對私家車和其他車種的收費將有所降低。
目前,大欖隧道的收費標準是根據不同車型劃分的,私家車及的士的收費為58元,而電單車則為28元,貨車和小巴的收費則在64元到213元之間。今年7月,政府曾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出三個收費方案,其中一個是固定收費的方案,兩個是分時段的模式。根據目前的計劃,私家車在“繁忙時段”的收費將調整為45元,“一般時段”下調至30元,而“非繁忙時段”則降至18元。
根據近日的消息,政府與部分立法會議員進行了溝通,初步計劃將“分時段收費”方案的部分收費進行調整,私家車的“一般時段”建議收費將再減5元,降至30元,而“非繁忙時段”的收費則減2元至18元。據悉,電單車在“繁忙時段”的建議收費將調整至18元,“一般時段”12元,“非繁忙時段”則為7.2元。而的士和商用車輛的收費也有類似的調整,最終決定會在下月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
一些行業代表對這個方案的反應不一。工聯會議員陸頌雄指出,此次新收費方案不僅考慮到了交通擠塞的問題,同時也希望通過調整收費以提升政府的收入。他認為,私家車在“一般時段”和“非繁忙時段”的收費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建議應該調至18元,以減輕市民的交通負擔。在另一方面,的士駕駛員代表何志強則希望能把的士的隧道費減至20元,以吸引更多乘客使用的士過大欖隧道。
有關商用車的收費,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也表示,根據大欖隧道的行駛路程,建議商用車的收費設定於30元是比較合理的,而不是過高的收費。他指出,隧道的使用頻繁,但收費若過高將會對運輸行業造成影響。
運輸及物流局在回應此事時表示,政府會根據社會對收費下調的期望,同時也要務求在合理水平內控制車流量。他強調,隧道的運營涉及到巨大的資源,政府必須遵循“用者自付”和“收回成本”的原則,因此收費必須設定在能夠回收成本的水平以上,以便維持隧道的正常和長期運作。
整個收費方案尚待進一步的討論,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將繼續聆聽議員及運輸業界持份者的意見,期望能在今年內將詳細的收費法案呈交立法會審議,以確保大欖隧道的可持續運作與交通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