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島聯網未來發展的討論中,醫務衛生局的常任秘書長陳松青今早出席電台節目,透露醫管局正著手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計劃,目的是根據未來的人口變化和結構,重新分配醫療服務硬件。值得注意的是,港島的醫療服務可能會不再區分「港島東」與「港島西」,而將整體區域的服務進行整合。
醫務衛生局在晚上對媒體的回應中指出,將港島整體服務整合為一個聯網是目前的探討方向之一。局方強調,這一整合不會造成市民在面對日常疾病時需要跨區就診的情況。無論是急診服務還是重症醫院,區內已有的設施如東區醫院、律敦治醫院、瑪麗醫院、葛量洪醫院和長洲醫院都將全部保留,確保市民在就醫時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隨著政府統計處對未來人口的預測顯示,儘管全港的人口數量預計將有所增加,但港島區的人口卻有可能輕微下降。特別是到2041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比例因應人口老化的趨勢會顯著上升。醫務衛生局和醫管局正是基於這些數據,進行未來地區服務需求的評估,並計劃在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中納入港島的醫院發展項目。
目前,港島東和港島西聯網內共有14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其中5間為急症或重症醫院,這些醫院的共同存在,為港島的居民提供了多樣化且必要的醫療服務。醫管局將根據未來的數據推算,優化服務配置,適當增加病床數量及相關的醫療設施,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港島醫療服務的整合談判,無疑是為了應對未來挑戰而做的前瞻性規劃,但在這過程中,醫務衛生局強調,整合計劃將不會妨礙市民就醫的便利。市民可以期待未來的醫療服務能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效率,為所有港島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