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前往上水第4區及第30區的公營房屋項目地盤,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視察。此次行程不僅是檢視建築進度,更是重點了解先進的機械人技術在工地上的應用情況。當她抵達地盤時,眼前的高科技機械人吸引了她的注意,這些智能機器人能夠自動辨識路徑,精確地到達施工房間,進行包括批灰、打磨及噴漆等多項工作。
在視察過程中,何永賢觀察到,這些機械人不僅能自動吸塵、集塵和排灰,更在施工質量上展現出了優越的性能。與傳統人力施工相比,這些高科技設備所完成的牆面、橫樑和天花等油漆工作,具有更高的均勻性和品質。這些特點不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使整個項目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根據地盤的測試結果,傳統施工團隊在一個標準的公營房屋項目中,通常需要8名工人花費6天的時間來完成工作。然而,在使用機械人後,只需2名工人便可完成相同的施工,節省了高達75%的人工,這不僅有助於有效應對當前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也為項目的快速交付提供了保障。
何永賢在視察中強調,機械人的另一大優勢是它們不會感到疲倦,也不怕髒,尤其適合處理那些會產生油漆粉塵的重複性工作。她指出,這樣的標準化工作自然最適合交由機械人負責,而人類工人則可以專注於更高階的建築任務,甚至能夠遙控或一對多地操作這些機械人。
在與一位建築工人的交流中,何永賢了解到,這名工人最初是一名傳統的油漆工,但隨著機械人技術的引入,他已經成為一名熟練的機械人操作手。她對於看到年輕人在這個行業中的成長感到欣慰,也相信這樣的轉型會吸引更多擅長操作機械的年輕人加入建築行業。
最後,何永賢期待未來能在更多的地盤推廣建築科技,進一步提升建築行業的升級轉型,讓香港的建設工程更高效、更具創新力,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她的訪問不僅展現了政府對於科技應用於建築領域的重視,也為推動香港未來的城市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