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華盛頓舉行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年度晚宴上,發表了一番關鍵演講,直言不諱地指出,當前一些國家以「去風險」之名實則意圖「去中國」,這才是全球供應鏈所面臨的真正風險。謝鋒強調,面對日益增長的保護主義風潮,中國始終堅持全方位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並且對維護中美關係的穩定與發展展現出堅定的决心。
自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已經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這些措施無疑為外資企業開啟了新的機遇之門。例如,中國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對跨境服務貿易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全面放開製造業的准入限制。此外,北京及其他九個城市如今也允許外商獨資設立醫院,這一創新舉措無疑吸引了諸多外資興趣。謝鋒舉例提到,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11家外資控股或獨資券商,最近相繼進駐中國市場,顯示出對中國廣闊市場的濃厚興趣。
在演講中,謝鋒還提到,中國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和醫療等領域的開放政策正在有序推進,這不僅僅是政策的改變,更是釋放了中國這個超大市場的紅利,給予國際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謝鋒深刻指出,關稅的武器化行徑只會封閉市場,失去的將是寶貴的發展機遇。他強調,所謂的「小院高牆」無法阻擋創新的勢頭,制約的結果只會讓創新停滯不前。
謝鋒對於將「國家安全」作為抹黑打壓的工具表示擔憂,認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正在制造出真正的不安全。他強調,如果中美兩國能夠攜手合作,將會為兩國人民以及全世界帶來更大的繁榮和安全。
這番話語不僅表達了中國對於開放政策的堅持,也希望美國企業能夠作出明智的選擇,在透明公正的環境中發展與中國的合作,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