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行李箱成為每個旅行者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在香港,市面上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行李箱,其中不乏高價位的品牌行李箱,但同時也有許多人青睞價格親民的選擇。為了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選擇,《星島申訴王》近日對三款價格在300元以下的20吋手提行李箱進行了實測,這三款行李箱材質分別為布、金屬和塑膠,測試涵蓋了「襟撞」、「襟掉」和「防水」三個重要指標。
在防水測試中,記者將八升水均勻倒入三個行李箱內,並在每個箱內放入三條毛巾以觀察其吸水情況。結果顯示,塑膠行李箱的防水性能表現良好,內部毛巾僅有少量位置接觸到水分,而金屬行李箱的毛巾濕潤程度明顯較高,甚至能將水扭出。布行李箱則表現最差,內部毛巾幾乎全被水浸濕,顯示出相對低的防水性。
接下來的「襟撞程度」測試旨在檢測行李箱的耐跌撞性。記者將三款行李箱從四級、八級到十二級的高度摔落。結果發現,塑膠行李箱在較高的摔落高度下,其表面出現不少明顯劃痕,還有部分配件鬆脫。金屬行李箱則在重摔後的四個角均有明顯的凹痕,中間位置也出現了凹陷。而布行李箱在此次測試中雖然有輕微的磨損,但整體損壞情況較輕,僅有一角受到影響。
最後進行的「襟掉程度」測試中,三款行李箱在相同距離和力度的條件下被拋向牆面。結果再次印證了塑膠行李箱的脆弱性,其表面有顯著的刮痕,車輪零件也出現鬆脫。金屬行李箱在測試中同樣出現多處凹陷和刮痕,並且拉鍊也出現卡卡的情況。相比之下,布行李箱的表現則相對理想,除了有少量刮痕外,並無明顯損壞。
在取材過程中,《星島申訴王》也訪問了多位準備出行的旅客,了解到他們在選擇行李箱時的考量。許多旅客選擇膠製行李箱的原因在於其輕巧及良好的保護性;而偏好布行李箱的旅客則認為其容量較大,能夠容納更多物品。對於行李箱的選擇準則,絕大部分人表示尺寸、價格和安全性是他們最主要的考量因素。
根據消委會的回覆,其過去一年的測試數據顯示,塑膠製的硬行李箱在耐跌撞能力方面表現較佳,而布行李箱的質量則取決於其車線的工藝水平,若工藝不佳,可能在摔撞或擠壓後出現破損。另外,機場管理局近期接獲了六宗有關行李損壞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行李箱的輪子及手柄等部件的損壞上。
總結來說,選擇合適的行李箱不僅需要考慮到價格和外觀,更需要關注其材質和功能性。只有在充分評估和比較後,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需求的行李箱,讓旅行更加愉快。對於各位消費者,如果有更多的選購心得,歡迎熱烈討論,一同提升行李箱選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