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在其主席凌嘉勤的引領下,計劃於明年首季推出一系列新型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並特別設立「家有長者」及「家有初生」的優先揀樓安排,旨在更好地滿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這項措施無疑是針對目前的住房市場需求,試圖解決越來越多市民面臨的安居難題。
根據凌嘉勤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透露,房協未來五年將有逾17,000個新單位建成,其中超過10,000個將是資助出售的房屋。當前,房協已經向政府申請預售三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包括位於啟德、粉嶺及安達臣道的樓盤。特別是啟德項目,則屬於專用安置屋邨,將提供必要的居民住房演替。
在《施政報告》中,同樣提到為了進一步改善住房情況,房委會將會發出更多的抽籤號碼,而房協將根據最近一期的居屋安排進行參考與調整。凌嘉勤強調,未來的新資助出售房屋將根據最新的政府規定進行,尤其是申請人的入息和資產限額,這些都將會在銷售安排公布的當天作為考量依據。價格設定方面,也將參考市場狀況來進行靈活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房協的「朗然」項目雖以市價62折出售,但卻成為首個虧損的資助出售項目,這也促使房協反思當前的策略,以確保未來資助出售政策的可持續性。凌嘉勤一再強調,資助出售房屋是市民的剛性需求,房協在原則上將保持「建好就賣」,不會因樓市浮沉而拖延發售。
針對政府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凌嘉勤表示,房協將會承擔更多專用安置屋邨的建設任務,並致力於推進「地區營造」的進程,幫助新遷入的居民更快適應新生活。他提及目前房協正處於建屋任務的高峰期,手頭上有20多個項目正在建設或規劃當中。此外,房協也參與洪水橋、粉嶺百和路及古洞北的安置屋邨建設,並進一步考慮是否有空間承擔更多項目。
凌嘉勤特別指出,百和路安置屋邨作為跨代共融社區的成功典範,不僅提供出租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及長者房屋,還配有幼稚園、安老院和商場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生活環境。他強調,房協不只是建造房屋,更希望藉由社區的建設,協助新遷入的居民順利融合進社區生活,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的理想。
未來,房協將持續堅持與政府的合作,確保在北部發展計劃中,房屋供應能夠按時交付,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助力香港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