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日),香港三間主要巴士公司,包括九巴、城巴與嶼巴,相繼實施新增票價。根據新的票價調整,城巴的票價增加幅度為7.5%,九巴的調漲為4.3%,而嶼巴則上調了6.5%。這一消息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許多人在面對加價時表示無奈接受,並表達了對未來的出行計劃的考慮。
在紅隧轉車站,許多市民對此次加價反應不一。在接受訪問時,市民高小姐表示,早前她已經留意到相關新聞,雖然感到無奈,但也能理解巴士公司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艱難處境。她提到,由於通脹和人工開支上升,巴士公司加價似乎是無法避免的選擇。「很多時候加價都是冇辦法的事,我家中的孩子也計過公司的運行成本,但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我們市民。」高小姐透露,平時她上班大多數時間使用港鐵,而放假時則會選擇乘搭巴士,因為她喜歡和兒子一起欣賞窗外的風景。
與此同時,理工大學的研究生黃同學表示,雖然平常生活中她主要依賴地鐵,但每當需要前往機場或口岸等長途地區時,她仍會選擇乘坐巴士。她指出,從大圍前往香園圍口岸的巴士票價調高至18元,與搭乘港鐵直達內地的票價相近,後者卻無需轉車,她計劃未來將會減少乘搭巴士,而選擇更為方便的東鐵綫。
而作為遊客的亓小姐,最近來到香港的她在抵達銅鑼灣時,也注意到巴士票價的調整。她認為,香港的巴士票價與內地相比,確實偏高,作為偶爾乘搭的客人,雖然能夠接受加價,但對於香港居民來說,這將是一項不小的經濟負擔。亓小姐擔心,如果交通費用持續上升,可能會使遊客感到出行成本過高。
市民譚先生的看法也相似,他表示,即使面對票價上漲,他仍然會繼續乘搭巴士,認為這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無可避免。另一方面,市民吳先生則強調,在當前經濟形勢不佳的背景下,隨意提升公共交通票價並非最佳選擇。
記者實地調查發現,許多過海及口岸的巴士路線漲幅特別明顯。比如,城巴的969號線從天水圍市中心往返銅鑼灣摩頓臺,票價由25.7元提高至27.3元,增幅達1.6元。而101號線(堅尼地城往返觀塘)票價則從12.1元上調至12.9元,增幅為0.8元。
這一系列的加價調整引起市民的廣泛討論及對未來出行選擇的深思。許多人表示,或許將會考慮改用港鐵,減少對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