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工務工程優先順序需重審 林筱魯呼籲政府審慎評估「北都展館」的迫切性

工務工程優先順序需重審 林筱魯呼籲政府審慎評估「北都展館」的迫切性

分享:

在最近的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測,本年度的財政儲備赤字將低於1000億元,政府主要將通過節省開支來平衡財政收支。立法會成員林筱魯在香港電台的節目中表示,面對經濟結構轉型的需求,政府的若干基建計劃需重新評估其緊迫性,特別是針對廣受關注的「北都展館」計劃,他認為當前是否仍具迫切性需要更深入的討論。

林筱魯指出,創新科技等領域的長期投資往往需要時間才能見到回報,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然而,他認為目前政府的溝通和解釋工作尚顯不足,未能真實有效地向市民說明這些長期投資的具體回報時間框架。透過增強社會的投資與消費信心,政府有潛力加速改善財政赤字問題。他強調,近年來,香港政府與土地有關的收益急劇下降,因此在經濟轉型的當下,政府必須調整稅收結構,進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在未來幾年中逆轉目前的困境。

針對基建項目的安排,林筱魯提到,工務工程不僅僅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大型基建項目,還包括了學校、道路優化等的工程。他認為這些基建項目應依需求進行調整。例如,雖然許多老大難的住房問題依然存在,但與住房有關的項目不應停滯不前,對於某些優化工序,即使社會反應熱烈,但若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暫緩。他回顧過去與《保護海港條例》修訂的討論過程,顯示政府曾指出某些優化工程的關鍵性並不強烈。

特別是在提到「北都展館」這項引發爭議的計劃時,林筱魯表示,政府必須謹慎考量其真實迫切性。基於目前的經濟環境和財政狀況,他質疑這個大型建設的必要性及其實際效益,建議應該著重於更緊迫的基建需求。

雖然財政狀況緊張,林筱魯強調某些大型項目,比如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前期工作,依然值得進行。他認為,如果等到經濟環境改善再重啟這些工作,勢必會來得太遲。因此,政府需要謹慎規劃,確保在任何時候都有足夠的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