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在屯門醫院發生的悲劇事件,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據悉,一名懷孕達41周的產婦在該院待產期間,經歷了劇烈疼痛,最終不幸導致胎兒心跳停止,情況一度危殆,讓人心痛不已。丈夫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描述這一事件,並對醫院的護理與監察表示質疑,認為可能存在人為失誤及疏漏。
面對這一情況,醫療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於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上作出了回應。他強調,醫患關係的建立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而非僅依賴媒體的報導或民間的輿論進行判斷。他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尊重醫療專業,勿輕易在未獲得充分資訊的情況下,對醫護人員做出不公平的評價。
盧寵茂指出,醫療事故的發生在大型醫療機構中難以完全避免,但每一次的事件都讓人感到遺憾。他強調,市民若對醫護的判斷存在懷疑,應尋求第三方專家的意見,以對事件進行客觀分析,確定是否存在醫療失誤的情況。
他補充說,事件發生後,醫管局已迅速著手調查,並承諾將檢討事件,為受影響的家屬提供解釋。在此事件中,盧寵茂強調醫患之間需要互信合作,而不應輕易基於媒體報導做出結論。他重申,香港的醫療專業水平依然高於很多其他地區,醫管局會持續努力保持和提升這一水平。
與會的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也表示,事件的確會讓病人家屬產生許多疑惑,尤其是在胎兒失去生命的情況下,他們理解並尊重家屬的感受。高拔陞透露,局方在獲知此事件後,迅速展開調查,並已經將案情交由新界西聯網及其他專家小組審查,初步評估認為醫院在病人照顧方面的做法符合一般臨床標準。
最後,這一事件不僅讓人痛心,也讓社會對醫療體系的透明度與責任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此敏感時刻,如何平衡患者的期待與醫療實踐的真實性,成為了當前市民和醫療機構共同面對的挑戰。醫療工作者和患者之間的信任與理解,將是未來改善醫療環境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