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藝人王星在泰國被擄至緬甸的詐騙園區事件,引起了公眾對於前往東南亞國家的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此次事件不僅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也促使本港保安局專責小組展開針對案件的救援行動,並與當地司法部官員會面。對方表示將竭盡所能協助受困的香港市民順利返回。然而,這一事件也讓人們反思香港的外遊警示制度,自2009年設立以來,該制度在資訊提供上似乎未能與時並進,無法全面反映各國可能存在的潛在威脅,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優化。
泰國是東南亞旅遊的熱點,旅遊業一直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不過,隨著一連串有關詐騙和人口販賣案件的報導,泰國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響。特別是近期,多起涉及中國公民的案件接連曝光,令民眾對於赴泰的安全性產生擔憂。例如,著名歌手陳奕迅原定在2月於曼谷舉行的演唱會因安全原因而被迫取消。報導還指出,詐騙集團甚至混入粉絲團,企圖假借成為司機或學生,以便擄拐赴泰的歌迷。王星的事件雖然因為及時獲救而顯得幸運,但仍有許多內地、台灣及香港市民餘留在詐騙園區,至今仍有12名香港市民在當地受到限制。
泰國境內,詐騙與人口販賣事件並不罕見,這種情況早已成為當地的一大社會問題。根據不同媒體的報導,一些到泰國旅遊的受害者,因為誤上“黑車”或碰上不法分子的手法,最終落入陷阱,成為擄獲的對象。這些事件無疑在社會心態上造成恐慌,讓一部分有意赴泰旅遊的人選擇放棄計畫。
香港的外遊警示制度旨在協助市民了解世界各地的安全風險,目前系統分為黃、紅、黑三種警示等級。當前,泰國在黃色警示名單中,但所列的威脅信息以往事件為主,如約十年前的曼谷四面佛爆炸等,較少提及當前盛行的詐騙案件。事實上,從2022年開始,詐騙和人口販賣事件的威脅日益加劇,但這卻僅在外遊警示的“其他資訊”欄目中提及。
根據立法會議員黎棠國的意見,當局提供的資訊顯得相對簡單,應在外遊警示網頁中增加有關騙案的警告,尤其是針對計畫前往緬泰邊境的市民。此外,他提到,政府應加強宣傳,建議市民善用入境處的“外遊提示登記服務”,提前報備行程。
儘管如此,也有觀察者認為目前前往泰國旅遊的安全性依然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工作詐騙上。過去幾年多次前往泰國的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在她的旅行中當地情況並不如媒體報導的惡劣,街頭氣氛良好,只要選擇正規的旅遊方式,家庭旅行的風險也能降至最低。她建議,雖然應考慮提高其他地區的旅遊警示,但政府在調整警示時需仔細衡量可能對香港與其他國家關係的影響。
綜合來看,泰國的安全問題引發了多方討論,特別是有關詐騙和人身安全的風險。這一情勢不僅影響了當地的旅遊業,也促使香港政府在資訊透明度和警示系統的提升方面做出必要的調整,以更好地保護市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