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生態與人文的和諧共存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生態與人文的和諧共存

分享: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自上個月9日正式開放以來,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這片生態豐富、景色迷人的自然天地。隨著人潮的湧入,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自然公園主任黃廣潮表示,雖然公園的設計特別考慮了遊客的人流承載能力,但仍需謹慎管理,以免遊客過多影響公園生態平衡。他鼓勵訪客主要在指定的訪客區域活動,以充分利用公園設施,同時也能保護周圍自然環境。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每個季度都會提供不同的自然景觀,形成獨特的打卡熱點。例如,每年11月至12月和4月至5月,遊客可以欣賞到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搖曳;而在夏季,淺水池更是成為拍攝“天空之鏡”的絕佳地點;至於秋冬時節,壯麗的黃昏日落則為遊客帶來了浪漫的視覺享受。此外,公園也不斷調整耕作作物,如在乾農田內種植各種花卉,包括波斯菊和太陽花等,增添公園的繽紛色彩;而農作物如生菜和西蘭花則不會在成熟時直接收割,而是待其變老後再作堆肥,實現可持續的農業循環。

為了更好地迎接遊客的到來,公園內設有多種便利設施,包括濕地廣場、步行道和觀鳥屋等,使訪客可以舒適地親近大自然。公園的全長約1.9公里的灌溉水道,以石籠建造,為生態區提供了穩定的水源,進一步保障了生態系統的健康。

為確保生態的持續性,黃廣潮提到,公園制定了明確的訪客守則,並在各處張貼,以便訪客遵守。他提醒遊客應避免踩踏農田與損壞植物,也要尊重野生動物的栖息環境。此外,漁護署的工作人員經常在公園內巡邏,並任命綠色推廣大使在繁忙的周末和假日時進行宣導,以強化公園的生態保護意識。

隨著遊客的增加,黃廣潮指出,公園可能會根據現場情況,對人流量進行管控,尤其是在農業區及生態區。希望當有團體客人進入這些區域時,能控制人數在20人以內,這樣可以更好地維護生態環境。

針對有市民在社交媒體上反映無人機飛行問題,黃廣潮表示,公園內是不鼓勵使用無人機的,因為這不僅涉及安全風險,也會對當地的鳥類造成干擾。因此他呼籲市民能夠自我管理,攜手保護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漁護署也會在必要時加強宣傳,甚至考慮將無人機的使用納入遊客守則中,確保每位到訪者和自然彼此和諧共處。

除了生態之美,塱原自然生態公園還設置了各類深度遊及迷你稻草人工作坊,因其反響熱烈,報名方式已由“先到先得”轉為抽籤制,體現了該公園在提供多元化教育與遊樂功能方面的努力與用心。希望每位遊客在這裡都能有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美好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