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施政報告》指示,香港的國家發展和成就博物館(專館)將選址於古洞北市中心,佔地面積達2公頃。這一地點的選擇不僅方便了市民和遊客的參觀,還有助於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博物館的聯繫,未來預計將會有眾多展覽和展品的合作交流。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於9日表示,這個新專館的選址在交通上也極為便利,未來的古洞港鐵站預計於2027年落成,從專館步行至車站僅需5至10分鐘。該專館的設計提供了足夠靈活性,將為市民、遊客乃至學生提供一個易於到達的文化學習空間。
劉震指出,新的專館不僅將成為展示國家發展成就的重要場館,還將擁有超過14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並配備教育設施,包括演講廳和多用途活動室,總樓面面積預計將不少於45000平方米。這樣的設計將使專館更能實現其文化交流和教育使命。
古洞北市中心的選址,確保了便捷的交通連接,包括東鐵線和青山/粉嶺公路,並鄰近多個口岸,如落馬洲支線和羅湖邊境管制站,以及未來重建後的新皇崗口岸。這將有助於增強國內外遊客的可及性,期望吸引大量的參觀者。
在專館建成後,除了展示國家的發展與成就,還計劃與大灣區的其他博物館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聯繫,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展品的租借和交流,還能共同舉辦各類文化展覽,進一步豐富城市的文化生態。
然而,早前有關於專館選址的討論曾引發文化界的關注與反對,政府隨後更改了原計劃,選擇在其他地點建設國家成就館,而不再是沙田文化博物館的選址。康文署已提出在相應的歷史博物館擴建工程完成後,將評估文化博物館的定位及整合藏品,以便更全面地介紹香港的文化內容,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館也將進行原址擴建與修繕,以進一步提升其展覽和教育功能。
隨著國家發展成就館的啟動,香港的文化體驗將邁向一個新的高峰,不僅將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各地的文化交流,也希望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多元化的學習與休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