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的凱諦思集團(Arcadis)在香港已經扎根75年,這家公司活躍於全球30多個國家,並在中國大陸的廣州、深圳和佛山等大灣區城市擁有多個據點。凱諦思集團專注於提供建築成本管理及商務諮詢服務,其在香港和澳門地區的董事總經理方劍豪,強調了這個團隊在香港複雜多變的營商環境中提供的專業支持。
香港的建築成本在亞洲名列前茅,這對當地企業的運作提出了挑戰。方劍豪提到,目前的市場環境迫使企業必須簡化建築程序和控制開支,以保持競爭力。凱諦思團隊多次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及其他大型建築項目提供顧問服務,曾參與的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和香港國際機場第三條跑道等,逐漸累積了豐富的經驗。
在M+博物館的項目中,凱諦思集團作為建築成本顧問,成功為該項目節省了約5%的建築成本。該博物館從規劃到開幕歷時近9年,方劍豪表示,項目面臨著許多挑戰,特別是在缺乏當地設計參考的情況下。然而,利用凱諦思的國際知識網絡,團隊能夠借鑒過去在其他國家類似項目的成功案例,如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和英國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确保了項目的高效推進。
此外,方劍豪特別提到,應用數據驅動的生態系統,在提升建築成本預算準確性的同時,還能提升整體效率。他指出,隨著招標文件電子化的推廣,凱諦思能夠快速整合數據並進行深入分析。他強調,這不僅是環保的作法,還大大提高了隨後招標的透明度,讓業主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各投標者的預算狀況。
凱諦思集團在過去幾年已經嘗試多種新的建材採購模式。方劍豪表示,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如組裝合成技術(MiC)的應用,該集團致力於協助政府及業界了解如何通過這些新技術降低建築成本。他們發現,政府若能直接採購建材而非通過承建商來購買,便可以削減整體建設成本,因為直採通常能獲得更好的價格。
另一方面,方劍豪也強調了與中國和其他國際標準接軌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建材標準方面。香港的市場經常使用國際性建築材料,這導致成本上升,而中國市場上有許多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建材,若能引入並符合要求,將有助於降低項目成本。根據凱諦思集團的建築成本報告,香港目前的建築成本在全球城市中名列第九,繼續成為亞洲成本最高的市場之一。
在未來,凱諦思集團還將致力於可持續建築的推廣。方劍豪提到,集團與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合作,共同編寫多份指導手冊,支持企業進行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實踐。他希望,透過這些努力,企業能夠選擇更環保的建材,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真正推動香港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
凱諦思集團的豐富經驗和創新理念,無疑將在香港的建築界中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讓這個城市的建築成本和質量能夠在國際標準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