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部分銀行包括平安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近期相繼推出「先息後本」的按揭計劃,以緩解業主的初期還款壓力。這種計劃允許業主在初期階段僅支付利息或象徵性的本金,如每月1元人民幣,引起市場熱議。
根據《北京日報》的報導,平安銀行的「二階段還款」計劃讓借款人在首3年僅需按月支付利息,無需償還本金,最長貸款期為30年。而建設銀行在河南則允許業主申請在2年內最低償還本金1元。
計算示例顯示,假設業主借款100萬元,按3.5%的利率計算,選擇24個月的「先息後本」方案,前12年每月僅需支付1元本金,加上利息後的月供約為2,800至2,900元。從第3年開始,月供將升至4,673元,整個貸款期的總利息將約為63.87萬元,較正常還款計劃增加2.21萬元。
市場專家指出,這種還款方式的好處是能降低初期的還款壓力,適合短期內收入減少或者剛入職的年輕人。然而,由於後期需還款的本金及利息增加,總成本可能更高。
另外,國有銀行的個貸經理透露,對於業主來說,只是前期少還本金,2年後需重新計算還款,總利息將會增加。並且,這種計劃對申請客戶的資質有一定要求,目前在北京地區尚未開放這種還款方式。
董希淼,招聯首席研究員指出,「先息後本」與2010年的「氣球貸」相似,但主要針對存量房貸,适合那些短期內可能面臨收入減少的客戶。
然而,這種計劃背後潛藏的貸款違約和金融風險不容忽視,借款人應謹慎考慮自身經濟能力,銀行也需加強風險管理,以防範可能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