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伍仲衡近日遭停止擔任《中年好聲音3》的評判,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和反饋。TVB在公告中強調選拔評審的重要性,表明該節目一貫邀請不同背景的音樂專業人士來參與,以確保節目的專業性和公正性,最終選出真正具有才華的音樂新人。但獲得不少支持的網民紛紛表達對伍仲衡的評分準則的不滿,甚至稱他的評價標準不夠負責,令觀眾對其評審質量產生了質疑。
在社交媒體的討論區中,不少網友對伍仲衡的去職表示高興,甚至有留言指出,粗淺的評價標準和玩笑式的港普言語,讓他不適合擔任評審職位。這個情況反映出,對於評審的標準和評價的深刻性,觀眾的期待與實際情況之間的落差。伍仲衡在節目中也因照搬香港普及語(港普)而受到批評,許多網民認為他所使用的語言和風格並不適合多元化的參賽者,特別是考慮到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大灣區的選手。
相對於伍仲衡,肥媽(Maria Cordero)作為另一位固定評審,也遭到了批評。她在比賽初期頻繁按燈,顯得過於心急,同樣受到了網友的質疑。有網民認為,她的迅速按燈行為缺乏專業深度,造成了評審的權威性受到削弱。肥媽曾回應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她希望給參賽者鼓勵,認為每位選手的努力都應該得到肯定。儘管如此,這種“長明燈”的行為卻令她成為了風頭最強的話題之一。
此外,其他評審如趙增熹與王貽興也同樣面臨過許多爭議。趙增熹以其直接而犀利的評語聞名,常常稱參賽者表現「可有可無」,意圖引發深度思考,但卻因此擔心打擊了年輕參賽者的信心。另一方面,王貽興則因對某些表現出的刻薄評論而被指責,甚至一度讓參賽者痛哭,而這一系列的言辭挑戰了評審和參賽者之間的微妙平衡。
在《全民造星》中,評審的角色也同樣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討論。該節目中的評審團也經常被批評為評論過於“hea”,缺乏針對性的建議,導致評估質量受到質疑。導師劉美君甚至對某些評語感到不滿,強調給予參賽者具建設性的回饋是至關重要的。
面對爭議,陳潔靈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歌唱老師和評審,分享了她對評審的看法。她強調評語的直接性及其長遠發展的重要性,認為既要現實地面對狀況,又不應該傷害參賽者的自尊。她指出,雖然在電視節目中,有時因時間限制,造成評語過於簡單或片段化,但評審應該堅持對事不對人,以求達到鼓勵和建設性的效果。
整體而言,《中年好聲音3》以及《全民造星》等選秀節目中的評審爭議,反映出參賽者與評審之間的期待、標準、以及文化脈絡的複雜交織。在徵才的浪潮中,如何塑造出有價值的評審環境,激發出真正的音樂人才,成為了所有人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