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消息,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正在推進一項重大改革計畫,旨在用業權註冊制度逐步取代現行的契約註冊制度。這一變革有望使土地交易變得更加便捷、透明,並提升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根據發展局的計畫,新制度將首批於2027年上半年在新批出的土地上實施。
在今日召開的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議員們針對這一改革進行了深入討論。針對業權人是否可以自願轉換至新制度的問題,發展局指出,目前在具體細節上仍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因此未能擴大自願改制的範圍。發展局目前正針對舊制土地進行全面的研究,以評估如何推行這一轉制的方案。
作為對此重大改革的支持者,民建聯的劉國勳認為,經過20多年的審慎考量,這項改革終於迎來了曙光。他強調了以「先易後難」的方式推動變革的重要性,這將減少未來交易中對於業權文件的繁瑣查詢,對於提升交易的便利性和香港的整體競爭力都將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他也特別關注目前依然存在的「舊土地」,希望當局能對舊制轉新制提供一個清晰的時間表和方向。
劉國勳建議,當局可以考慮在現有利申土地的基礎上,引入一個自願轉換機制,讓那些擁有清晰業權或願意承擔法律成本的業權人能夠選擇從舊制度轉至新制度。此外,劉國勳還提到,在新制度下,逆權侵佔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並希望當局可以根據早期法改委的建議,引入通知機制以處理舊制度下的相關問題。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會議中表示,雖然當局希望將現有土地在未來逐步轉用新制度,但目前仍無法提供具體的時間表。在他看來,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集中資源和精力,首先確保新土地的業權註冊制度順利運行,這一過程希望能夠同時進行探索和研究,為未來的轉制提供實際可行的方案。
對於轉換機制的推行,甯漢豪坦言,當局在沒有解決相關業權歸屬和賠償問題之前,很難開放自願轉制的選項。儘管某些人士可能非常希望轉換至新制度,但他們必須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第三方權益主張和法律爭議,而這些都是持份者需謹慎考量的重要因素。
至於逆權侵佔的問題,甯漢豪表示,如需引入通知機制,需要進一步的立法程序,目前相關工作尚未開始。他重申,當局將持續進行內部研究,以便在未來提出更具建設性的建議。
這項改革的推進不僅將影響土地的業權管理,也將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嶄新的契機,期待未來能夠見證這些變革帶來的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