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這一標誌性的「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正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旨在促進市場競爭的公平性與一致性。這一階段對於不同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平台經濟、民生保障和自然壟斷等重點領域,市場監管部門的角色愈加凸顯。副局長束為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加強反壟斷執法將成為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
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平台經濟成為市場重要的一環。然而,隨之而來的競爭問題也不容忽視。去年,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主要電商平台,針對「僅退款」的規則問題引發的商家生存空間壓縮及低質低價競爭風氣提出了具體的整改要求,顯示出對平台規則的重視和未來改善的決心。此外,總局還針對平台的補貼、價格收費等突出問題,督促平台進行相應的整改,努力優化商家的經營環境。
束為指出,為了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啟動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幫助商家解決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特別是在農產品、市場特色商戶及新入駐商家的流量扶持方面,這些措施無疑會激發中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讓它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並實現持續創新。
展望未來,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加強對平台經濟市場秩序的規範,促進企業之間的有序競爭和互利共贏。束為強調,市場規則的公平和透明將是重中之重,這不僅僅是降低商戶的成本負擔,還意味著淨化直播電商行業的生態,並打擊虛假營銷等不法行為。此舉旨在讓平台經濟在健康、公平的環境中發展,從而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貢獻力量。
市場監管總局的這一系列舉措,彰顯了政府對於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公平競爭的堅定決心,為未來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