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醉駕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期又一起涉及醫生的酒駕案件引起了公眾的關注。31歲的醫生馬俊麒,因為在去年11月於上環飲酒後駕駛私家車而受到指控。根據控方指控,馬俊麒在駕駛過程中被檢測到的呼氣酒精濃度超過法定限度,具體數據顯示在其100毫升的呼氣樣本中含有23微克酒精,這遠超於法律規定的22微克的上限。
該事件發生在去年的11月30日,地點位於上環的千諾道西28號對面。當時,馬俊麒駕駛他的私家車行經該區域,被執法部門攔截並進行酒精測試,結果顯示其酒精濃度超標,構成酒後駕駛的罪行。
今日,馬俊麒在東區法院首次出庭受審,案件由主任裁判官蘇文隆主持。出庭時,馬俊麒暫時不需回答控方的指控,辯方律師隨即申請將案件押後至明年3月7日,以便獲取更多法律意見,這項申請獲得法庭批准。案件編號為ESCC99/2025。
此案引起社會的熱議,因為馬俊麒身為醫生,專業形象備受期待,而他卻因酒駕的行為引發了公眾的不滿與擔憂。法律專家指出,無論職業如何,酒後駕駛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不僅關乎個人的安全,也影響到公眾的安全。因此,法律的制裁希望能夠對相關行為發出明確的警示和警鐘。
隨著案件的進一步發展,公眾和媒體都將持續關注其後續動態。醉駕一旦發生,後果不僅是法律責任,更可能對無辜他人造成嚴重的傷害,這是社會必須共同抵制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