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屆立法會邁入最後一年的會期,議會於今日正式復會,而立法會的18個事務委員會也在進行正副主席的提名工作,本周五將截止提名。這一屆的立法會在「愛國者治港」的框架下,顯示出重新回復的議會和諧氛圍。過去三年內,各委員會透過協商順利選出正副主席,幾乎不需要進行投票。然而,根據消息顯示,今年的協商並非一帆風順,委員會的主席名單出爐較往年遲了一些,部分委員會的主席職位甚至出現激烈競爭,據傳可能會需要進行投票來決定結果。然而,最新的消息指出,建制派內部協調工作已經完成,本周末將會公佈完整的結果。
各位有意角逐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的議員,自本月3日起便可開始爭取提名。根據消息人士透露,議會各方已經達成協議,預計各位候選人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將自動當選。不過,在政壇內部,有關衛生及教育事務委員會的競爭情況則顯得相對較為激烈,以衛生委員會為例,原主席陳凱欣已確認不再續任,並已表明支持醫療衛生界的林哲玄接任。然而,曾擔任衛生委員會主席的自由黨成員張宇人也表達了希望重返主席位置的意願。根據最新信息,衛生委員會主席的職位已基本落入林哲玄的口袋,選舉委員界的陳沛良則將擔任副主席。張宇人目前將主理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副手為何俊賢。
在食物安全委員會的競爭中,該職位同樣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多數討論的議題均與民生息息相關,尤其是和張宇人所屬的飲食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有分析認為,即便張宇人無法成功爭取衛生委員會的主席,他所主理的食物安全委員會也能為他帶來充分的發言機會。
對於教育事務委員會來說,梁美芬雖然已任職三年,但有消息稱她希望再次競選這一職位。在經過一定的協商後,最終確定由曾在大學管理工作中有過經歷的周文港接任主席。有委員私下表示,對梁美芬的主持風格有些微詞,認為其會議過程略顯混亂,因此選擇將機會讓給更具教育界管理經驗的議員也是理所當然的。此外,司法委員會也將進行人事變動,由法律界的林新強接任。
一位資深議員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隨著任期進入最後一年,各位議員自然而然會希望展現出色的表現和增加曝光率。然而,他同時指出,擔任事務委員會主席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實際上主席的工作更偏向於「球證」角色,主要負責會議的程序和時間控制,發言機會相對有限。相對之下,身為委員的議員則往往能更深入地參與討論,提出尖銳的問題。
不過,擔任事務委員會主席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政府推出新政策之前,通常會事先與主席進行溝通,這不僅能讓議員對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還能便於他們提出建議和意見。此外,當媒體報導相關政策新聞時,通常也會找尋事務委員會主席互動回應,這樣的曝光機會無疑有助於增強議員的公眾形象。
有建制派成員直言不諱,實際上一般市民對於誰擔任事務委員會主席並不十分關心,關鍵在於這些代議士是否能夠盡好監察角色,為市民發聲,而非僅僅停留在口號式的辯論中,或出於個人政治前途進行考量。這一現象反映了當下政治生態的複雜性,也喚起了對議會在公共事務中真正作用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