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中藥檢測中心研發新技術 助推中醫藥國際化

中藥檢測中心研發新技術 助推中醫藥國際化

分享: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衞生署轄下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經過18個月的研究與研發,成功推出一套高通用性檢測方法。這一創新的技術能夠廣泛應用於多種助陽補益類中成藥的測試,包括經典的鹿茸、補腎丸等產品。這項突破性技術不僅將大幅降低中藥行業的檢測成本,還將有助於建立國際認可的質量標準,推動中醫藥的標準化及國際化進程。

目前,本港的助陽補益類中成藥種類繁多,根據統計,現存的註冊種類已超過100種。這些中成藥在香港市場上需求不斷增長,而相應的檢測需求也隨之上升。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這套新技術將全面開放給中藥業界及檢測業界,為業界人士提供詳細的技術說明和培訓,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檢測能力和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高通用性檢測方法的特點在於其雙技術支持。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高級化驗師陳詠嫻指出,檢測中心同時開發了液相色譜法(LC-DAD)和液相串聯質譜法(LC-MS/MS),這兩種技術各具優勢。液相色譜法適合資源有限的檢測機構使用,而液相串聯質譜法則能有效分析低含量或干擾嚴重的樣本,大幅提升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

新方法的靈活性和應用範圍極為廣泛,突破了以往單一配方檢測的限制。這項技術已被證實可用於香港市場上多類處方的檢測,如鹿茸、鹿尾羓丸及各類劑型的中成藥,包含水丸、蜜丸和膠囊等。這一創新標志著檢測行業的一大進步,填補了市場上對高通用性檢測方法的空白。

此外,所有檢測方法均根據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的國際標準進行嚴格驗證,並接受多間獨立實驗室的重複性測試,確保其科學性、可靠性及實用性。這意味著該技術不僅是理論上的創新,更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驗證。

政府中藥檢測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譚國亮表示,以前,中藥廠和私營實驗室必須為每一種助陽補益類中成藥的配方和劑型量身定做檢測方法,這樣的過程往往需要2至3年的時間和高達數十萬元的成本。而隨著這一新方法的推出,檢測的時間將大大縮短至數個月,成本則減少至2至3萬元,從根本上提升了行業的運行效率。

這一系列的創新和改變不可避免地將對香港的中醫藥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促進業界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為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醫藥的標準化及國際化,讓我們期待香港在全球中醫藥市場上的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