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長者因肌肉流失和慢性疼痛而減少運動,這使得他們的身體狀況不斷惡化。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發起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健步行計劃,旨在幫助長者建立持久的運動習慣。這一計劃結合了正確的步姿矯正、「步行里數」獎賞以及健步小組的組織方式,吸引了全港20間長者服務中心的參與,共計有1200名長者報名參加。
該計劃自今年5月正式啟動,對象主要是60歲或以上、缺乏運動習慣的長者。在專業體適能教練的指導下,長者們將學習正確的步行姿勢,並透過每日的步行來增加運動量,最終旨在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恆常的運動習慣。參與者可通過每日累積的步數獲得相應的積分,這些積分可用於兌換超市的現金券等激勵獎品,這也進一步促進了長者們參與的積極性。
為了慶祝計劃的啟動,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於中西區海濱長廊舉辦了健步日的開幕儀式。這場活動吸引了近千名長者及他們的家屬共同參與,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創造健步行的新紀錄,也鼓勵家庭成員一起引導和促進長者們進行日常運動,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在計劃中,除了針對長者的健身要求,組織方也積極招募年齡在50歲以上的健步領袖,讓他們成為長者的夥伴和支持者。每個健步小組會有8至10位長者,由專業領袖帶領,在社區內進行健步行運動,這樣的夥伴互動不僅能增強運動效果,還能促進情感交流,進一步降低長者跌倒和小肌症的風險。
根據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計劃將對長者的身心健康進行定期評估,特別關注他們的體力、心理健康、社交參與度及生命力。在對273名長者進行為期半年的跟進調查中,結果顯示,穿插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健步行運動,不僅有助於體力的提升,尤其是小肌症的風險從39%降至29%。此外,原本有40%長者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運動量,但經過計劃的持續運動後,達標率回升至20%。而在認知能力方面,認為自己記性差的長者比例也從62%下降至47%,這些結果充分顯示了該計劃的有效性。
71歲的長者黃伯,曾因肺病和乙型肝炎而面臨健康挑戰,他的心肺功能因長期服藥而顯著下降,經常咳嗽。通過参加健步行計劃,在體適能教練的指導下,他不但改善了步姿,也提升了步行耐力和運動自信心。他表示現在不僅能夠主動參加各類健身活動,還與朋友一同共享健康的生活,這讓他的社交圈子也隨之擴大。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江政宇表示,這項計劃的資源主要集中於低活動量的長者,旨在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並重拾社交生活。他指出,通過邀請這些長者一起飲茶,建立友誼,讓他們逐步打開心扉,有助於打破社交孤立的情況。這些努力不僅僅是改善長者的身體健康,更是希望能重燃他們對生活的熱情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