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非同住離異父親重拾親情的希望

非同住離異父親重拾親情的希望

分享:

近年來,香港的離婚率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離異父親面對著與子女分離及探視困難的挑戰。不少這些父親感受到,與前妻的關係直接影響著探視權的履行。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香港家庭福利會日前成立了離異爸爸小組,旨在為這些父親提供必要的情緒支持和經驗分享,填補社會上對離異父親支援的空白。

有著十年離婚經歷的Erik指出,離婚後,他曾短暫與前妻及孩子保持良好關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資產問題以及其他摩擦,這段關係不斷惡化。他表示:「幾乎有幾年沒有見到孩子,打電話和發短信都沒有回應,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雖然他努力在節日中發送問候,希望能表達對孩子的思念,但目前他與孩子的聯繫幾乎為零。Erik相信自己的孩子看到了他的消息,並渴望有一天能恢復與他的聯繫。

另一名參與小組的父親阿林則分享了自己與女兒的關係歷程。他在2016年與前妻離婚,面臨著探視權的不公。他曾多次尋求法官、社會服務署和學校社工的協助,最終才達成協議。然而,在與女兒的相處過程中,由於受到前妻的影響,他們的關係一度緊張。「她經常對我黑臉,甚至抗拒與我拍照」,阿林承認,這段時間對他來說十分艱難。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律程序的結束讓他和前妻的關係有所改善,女兒也開始漸漸接納他。

家福會社工何美紅指出,非同住的離異父親通常面臨巨大的精神壓力,許多人對如何處理與前妻的關係和探視問題感到無所適從。為此,家庭福利會創立了「非凡爸爸—離異父親敘事小組」,幫助這些父親提供情緒支持及經驗分享。自2017年以來,已經有超過90名父親參加了這個小組。此外,針對孩子們可能不願意與父親單獨相處的情況,家福會還組織了集體親子活動,以促進父子之間的互動和聯繫。

社工李慧敏補充道,由於社會對父親和母親角色的期待存在著差異,離異父親經常需要努力證明自己有能力照顧孩子,而母親則往往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照顧者。她提到,雖然市場上對母親的支持服務相對較多,但長期以來對離異父親的關注卻明顯不足。李慧敏强调,父親的角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不應被忽視,支持離異父親的服務是對現有體系的重要補充,而非替代。

隨著家庭福利會小組的建立,這些離異父親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分享心聲的空間和平台,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讓他們能夠在熊熊燃燒的思念與親情之間找到新的希望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