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社會中,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專家與警方不斷提醒公眾提高警覺。警方今日(23日)透過社交平台「守網者」發表公告,指出在過去的三天內,已接獲多達12宗假冒銀行職員進行的退保詐騙案,總損失金額高達170萬元。其中一宗案件的損失甚至超過48萬元,令人感到震驚。
據警方的調查,這些騙徒通常會以假冒銀行或保險機構的名義,通過發送短訊或撥打冷靜電話(Cold call)形式聯絡受害人。他們會虛構保險到期的緊急情況,威脅受害人若不立即終止服務,將會自動扣除一筆保費。這種策略旨在迫使受害人感到焦慮,從而輕易透露個人及財務信息。
騙徒聲稱只需提供銀行戶口號碼或信用卡資料,便能進行所謂的服務取消,並保證會全額退回款項。然而,當受害人按照指示行事後,卻發現自己提供的資料已被騙徒利用,資金卻成了他們逃走的工具,最終將自己的資金拱手讓人,留下的只是一聲嘆息。
警方在此再次強調,市民在面對任何要求提供個人資料的請求時,應保持高度警惕,絕不可輕易相信來自不明來源的訊息。尤其是包括姓名、銀行戶口、信用卡號碼、賬戶名稱、登入密碼及一次性密碼等敏感信息,應保持謹慎,切忌隨意透露。
為了保護自己,市民可參考以下防範措施:首先,對於任何來自銀行或保險公司的聯絡請求,最好先進行核實,通過官方渠道聯繫該機構;其次,定期檢查銀行賬戶的交易記錄,以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最後,提升對詐騙手法的認識,並與家人、朋友分享這些資訊,共同提高防範意識。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一份小心能夠防止大損失,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抵禦詐騙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