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上面臨了一項重要的流動性管理挑戰,總計1萬4500億元人民幣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使得市場對於未來的資金供應動態感到關注。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人行同時展開了一項7531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從而在當天全口徑淨回籠7440億元的資金,起到了支持市場流動性的重要作用。
根據星展香港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的分析,MLF的操作在過去的經驗中顯示,有可能會被延遲至本月25日進行續做。她預測,在即將於本周五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1年期利率有機會下調10個基點至3厘,這一變化將可能引導隨後的MLF利率也按照相同幅度調整。
李若凡還特別提到,最初她預測內地在年底之前不會有降準的空間,但考慮到近期有大量的MLF到期,加上人民銀行官員早前的降準預告,這使得降準的可能性增大。她闡述道,如果人民銀行決定縮量延續大約9000億元的MLF,則不排除將降準0.25個百分點的可能性,這樣將在市場上釋放約5000億元的流動性。
當前,李若凡指出內地的資金需求並未出現過度緊張的情況。她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與未來財政政策的推動相配合,這包括提高政府赤字率、擴大發債規模、刺激消費,以及支持房地產市場等措施。她強調,真正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在於有效的財政政策,這將為市場帶來更為持久的信心與穩定。
綜合來看,本次人民銀行的流動性管理措施,不僅是應對眼前資金到期的策略,同時也為接下來的經濟政策搶占了先機,反映出中國在面對經濟挑戰時,努力維持市場穩定的決心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