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年度晚宴上,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發表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演講,他明言當前的全球供應鏈面臨的真正風險,並強調「去中國」的做法絕非解決之道。他指出,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實際上在削弱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反而在該過程中將美國和世界各國的機遇推向深淵。
謝鋒首先表達了中國在面對保護主義逆流中的堅定立場,強調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未曾動搖。他表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始終堅持推動穩定發展的目標,並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國際企業前來共享中國日益增長的市場機遇。他的這番話不僅是對中國政策的堅持表態,也反映出中國對於與全球經濟合作的開放態度。
謝鋒提到,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改革舉措,包括全面放寬製造業領域的准入規定,以及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啟用針對跨境服務貿易的負面清單管理。此外,外商獨資醫院的設立在北京等9個城市得到推動,同時摩根大通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的進駐,這些都顯示了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在謝鋒的演講中,他也強調了經濟環境中「外部因素」所帶來的挑戰。他批評關稅作為武器的使用,指出這種做法不僅關閉了市場,也損失了巨大的發展機會。他稱這種「小院高牆」的策略不僅無法避免不確定性,反而會限制了創新的潛力,讓國際合作的機會大打折扣。
“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去中國’,才是真正的全球供應鏈風險,”謝鋒如此表達,強調了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中美的合作至關重要。他指出,依賴「國家安全」這一論調來抹黑和壓制對手,只會製造更多的不安全因素,這與真正的安全和繁榮背道而馳。
謝鋒的講話不僅是對當前貿易局勢的深刻反思,也為未來中美經濟合作指明了一條道路。他強調,若能夠加強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將不僅有助於兩國的繁榮,也將成為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石。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穩定的合作關係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安全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