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至,對香港人來說意義非凡,傳統俗語「冬大過年」更彰顯了這個節日在社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過,今年的冬至(12月21日)卻因市道不景而顯得格外冷清。即便天氣寒冷,但九龍城街市卻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購買過節的食材,尤其是凍肉檔,更是在上午十時便排起了長隊。
記者在現場觀察,從一早開始,許多市民便迫不及待地前來選購各式新鮮的食材,準備和家人共度冬至。菜檔的湯太表示,雖然生意不如往年般火爆,但仍有不少顧客提前準備過節,她提到,有些市民甚至在前一天就開始採購。為了應節,湯太特別準備了充足的「打邊爐」配菜,如西洋菜、生菜以及皇帝菜等,並表示在節日時,市民的消費相對較為大方,經常一次性就可以買上數百元的蔬菜。
另一方面,雞檔的玲姐則提到,雖然生意與去年持平,但人流明顯減少,很多顧客因為假期選擇出遊和北上消費而無法前來光顧。她感嘆,之前的銷售狀況相對旺盛,如今則是小心翼翼地進貨,生怕剩下過多的庫存。不過,也有顧客毫不吝嗇,直接購買了三隻雞,堪見節日氣氛的朦朧依稀。
在街市內,有市民如聶先生所言,早在昨天便已經和家人一起享用了冬至飯,今日他則是打算在家的火鍋大餐中大展身手。他早上九時便抵達街市,已經購買了多樣的火鍋食材,如蝦滑、魚滑等,並計劃花費在400至500元之間。他直言:“食材價格比去年高約5%,可見通脹影響甚大,但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他也感受到,今年的節日氣氛似乎不如往年那般濃厚,許多人選擇出境遊玩,留在香港的人數大幅減少。
此外,一些市民如陳小姐則選擇攜帶環保餐盒來支持環保,她多年來都保持這一習慣,希望在享受購物的同時,亦能為愛護環境盡一份心力。今日她早早到來,因為過去她經常面對排長隊的情況,今天未雨綢繆,最終購得肉丸、魷魚和牛肉等食材,總花費500多元。她希望能在今晚邀請朋友一同共餐,並計劃做盆菜。雖然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但她認為漲幅尚在可接受範圍內,蔬菜的價格亦未見特別上漲。
市民吳小姐亦表達對價格上升的無奈,今天的消費總額約500元,她特別選購了一隻價位在300多元的雞,雖然感到比去年貴了幾十元,但表示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無法逃避,呼籲大家應該更多地支持本地市場。
雖然今年的冬至市場氣氛較為冷淡,但市民的節日準備情懷依舊在街頭巷尾延續,反映出香港在人們心中對於傳統文化的堅持與珍惜。尽管經濟情況艱難,節日的共聚與分享仍讓不少家庭感受到舊日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