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黃大仙區,近日發生了一起引人關注的違例駕駛事件,事故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開,讓不少市民感到憤怒與擔憂。根據12月19日晚上拍攝的短片顯示,在黃大仙東頭村道,靠近黃大仙中心巴士總站外,一輛綠色專線小巴因無法耐心等待前方一輛私家車而違法駕駛,並違規逆向行駛,酿成了極其危險的情況。
影片長約20秒,拍攝時間是周一晚上約9時。從畫面中可以看到,斑馬線位於龍趣園對面,而這輛小巴的車頭玻璃上有張「33M」的路線牌,該路線連接黃大仙與海港花園。過程中,白色私家車因事停留在斑馬線前,造成小巴無法前進。小巴在經過短暫猶豫後,突然加速,朝右側擺出超車的姿勢,越過私家車,並駛向對面的逆向車道。當時,斑馬線上仍有行人正在橫過馬路,小巴卻匆匆而過,這一行為顯然是對交通規則的藐視。
根據運輸署的規定,任何車輛在帶有「之」字線的區域內,不得超越最靠近斑馬線的車輛,如果有行人已經在斑馬線內,駕駛者必須停下來讓行人通行。然而,小巴司機顯然無視這些安全標準,導致他和乘客的生命都處於危險之中。
這段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許多網民對小巴司機的駕駛行為表示譴責,有人甚至問拍攝者為何會提前預測到小巴的違規舉動。拍攝者則表示,他注意到小巴的前輪已經壓到了「之」字線上,因此感到不對勁,未料小巴司機會果真選擇逆時而行。
許多網友對此事件表示憤慨,有人提到:「綠頂都這樣駁(博)?」還有網友直言行為可能構成危險駕駛,甚至建議報警處理,要求對相關駕駛者嚴懲。警方也已收到報案,並將此事件列為危險駕駛案進行調查。
這起違規事件不僅反映出社會對交通安全的關注和重視,同時也凸顯出公共交通駕駛者在遵守規則上的責任。面對日益增長的交通壅塞,如何提升駕駛者的安全意識,樹立良好的道路風尚,成為了當前亟需解決的課題。希望未來能用更有效的方式避免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保障每一位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