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政府面臨高達千億的財赤,如何有效減少開支成為明年《財政預算案》的迫切課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期表明,政府將檢討各部門經常開支的削減力度,特別是在公務員編制上,似乎成為了重點關注的方向。政界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部分人士建議從公務員的編制人數入手,減少冗員,以期達到減赤的目的。
目前,香港的公務員編制約有19.2萬個職位,但實際在任人數為17.3萬。根據官方數據,上年度公務員的薪酬及相關開支總額達1562億元。面對困難的財政狀況,政府官員如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振英及副主席李慧琼等,均對公務員減薪持保留態度,擔心此舉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更可能引發惡性循環,進一步影響多達300萬名打工仔的生計。儘管如此,政界的另一部分人士認為,仍然可以通過適度削減編制來達到財政的平衡。
有觀點指出,公務員系統中存在冗員的現象,政府或許需要勇於檢視自身體制,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些行會成員和立法會議員提到,「政府多年來並未進行人員調整,就像身上過多的肥膏一樣。」他們指出,政府可以考慮暫停新的招聘,善用現有的人手來提升生產力,這樣自然會導致過剩的人手逐漸流失。更有意見認為,透過運用科技替代低階文書工作,可以讓部門更高效運轉,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冗員。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高級公務員指出,政府系統內部確實存在著一些冗員,尤其是隨著科技進步,一些職位的工作量減少,實際上工作時間不夠用的情況已經引起重視。他們也認為,政府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人力資源的調整,但從未公開表示過。這位公務員提醒,如果政府決定減少人手或停止招聘,將來可能會出現斷層,因為缺乏擁有足夠年限的員工晉升至中層管理。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的總幹事梁籌庭則對此表達不同意見,他認為「編制過剩」是一種偽命題,因為政府在實際操作中寧願保留名義上的空缺,而不會真正填補每一個職位。他指出,前線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極為辛苦,有些部門的職員忙碌程度甚至連吃飯和上廁所的時間都難得有。
另一方面,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則強調,政府必須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運用現有人力資源,尤其是在新政策推出時,應避免單獨開設高層職位,這樣才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社會上也有聲音要求官員帶頭減薪,並表示即使減薪一成對高官來說影響不大,但對中低層公務員及紀律部隊將產生不小的衝擊。而在面對巨額財赤的情況下,無論是減薪還是削減編制,都未必能根本解決財政問題,因為真正的挑戰在於民生福利的逐年攀升,而政府卻對於增加稅收顯得極為謹慎,這使得政府的削減措施成為了無法持續的選擇。
面對日益增長的財政壓力,如何在公務員體系中找到平衡,讓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成為了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