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交通業一直是市民日常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關的士服務質素及安全問題卻經常引起廣泛關注。為了提升的士行業的服務質素,加強乘客和司機的安全保障,政府近期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草案,計劃在2026年前落實相關措施。
根據政府的提案,所有的士將被要求安裝車廂攝錄機、行車記錄儀(俗稱車cam)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同時,所有的士司機也必須提供電子支付方式。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保障乘客的權益,提升的士服務的透明度,並有效打擊不當行為。
安裝車廂攝錄機將成為行業的新常態,這一設備能夠實時錄製車廂內的情況,為解決乘客與司機之間的爭端提供直接的視訊證據。在發生爭執時,錄影資料能為警方及運輸署的調查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持,避免因證據不足而無法處理的情況。另外,行車記錄儀則能記錄路面情況,隨時捕捉交通事故發生時的關鍵畫面,幫助保險公司作出迅速的理賠決策。
這些新規定不僅有助於合理解決司機和乘客之間的爭端,還能有效提高駕駛安全,從而減少意外的發生。隨著行車記錄儀的使用,駕駛員的行為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控,這對於整體的士行業安全有著積極的影響。此外,透過這些措施,政府更希望能夠降低的士保險費用,讓乘客享受更加安全及經濟的出行服務。
在電子支付的推廣方面,建議所有的士司機需至少提供兩種電子支付方式,這將使乘客在支付車費時更加方便。市面上已經有多種選擇,從二維碼付款到其他現金管理方案,旨在提高乘客的便捷性,並消除現金交易所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
政府未來的推動計劃中,包括將於2025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法律修訂建議,以便在獲得批准後,於年底實施電子支付的要求。而攝錄系統的安裝將分階段進行,預計將在2026年內完成所有的士的相關設備安裝。
對於這一系列的新規定,香港私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公署將根據政府的後續諮詢,適時提供專業意見,並將關注修例過程中的私隱問題,確保市民的資訊安全得到保障。
這些措施的提出,無疑是香港的士行業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不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對服務質素和乘客權益的重視,有望在未來的出行體驗中,讓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全、便利和高效的的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