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劏房規管新展望:有望建立舉報機制和嚴厲罰則以促進住房質量

劏房規管新展望:有望建立舉報機制和嚴厲罰則以促進住房質量

分享:

隨著香港的住房困境日益嚴峻,政府對劏房的監管形勢正逐步明朗。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於近期的電視節目中透露,政府計劃在新的「簡樸房」規管制度下,可能會建立舉報違規劏房的機制,類似於公屋的舉報系統。此外,她提到將針對持續違規的業主實施更嚴厲的懲罰,包括累進罰款和延長監禁年期,以杜絕劏房市場中存在的劣質環境。

政府於上月底發布的「簡樸房」諮詢文件中,明確指出簡樸房的樓面面積應不低於8平方米,並提議每單位必須至少有一扇向外窗戶,旨在確保基本居住條件的滿足。諮詢期至今已過去約一周,何永賢表示,至今已收集到多方意見,業主普遍認為罰則過重、要求過高,租戶則關注逐步遷置所需的資源安排,而專業團體則關心具體的落實細節。

根據何永賢的說法,簡樸房的認證過程相對簡單,若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認證可在兩周內完成。但對於較為複雜的案例,則可能需要更長的處理時間。初步估算中,政府認為在現有市場約11萬個單位中,大約70%已符合面積規定,並設有洗手間,顯示出對於合格簡樸房的需求並不高。

何永賢重申,政府將儘力在明年內完成劏房規管的立法,以應對持續增長的社會需求。她指出,過去不少業主因為法律空白而存有僥倖心理,期望透過嚴格的法律條規和堅決的執法,來提升市場的健康程度。對於建立舉報平台的想法,何永賢表示將根據公眾的支持及意見,進一步評估其可行性。

此外,何永賢對於調整過渡性房屋的租戶比例,旨在為不同基層市民提供更多的選擇。她強調,過渡性房屋作為比劏房更具質量的選擇,數據顯示,約64%的單位月租在3000元或以下,並有部分機構提供租金優惠,力求滿足經濟困難人士的需求。

面對日益緊迫的居住問題,政府的立法決心和行動計劃將是關鍵,只有透過完善的規範和責任制,才能真正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促進社會的長遠穩定。何永賢的這一系列措施,誠如她所言,目的在於期望業主能夠自覺遵從法律規範,避免再出現違規情況,為所有市民創造一個公正和安全的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