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非洲豬瘟在大埔野豬樣本中檢出,漁護署加強監測與防範措施

非洲豬瘟在大埔野豬樣本中檢出,漁護署加強監測與防範措施

分享:

近來,香港健康監測機構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攜手加強對非洲豬瘟(ASF)疫情的持續關注。最新消息指出,於大埔鳳園路捕獲的一隻野豬樣本在檢測中被驗出對非洲豬瘟病毒呈陽性反應,這一消息引起了市民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根據漁護署的報告,該事件發生在本周四(21日),當天署方在大埔地區展開針對野豬的捕捉及人道處理行動。此次行動共捕獲了4隻野豬,經過樣本檢查,其中一隻的樣本對非洲豬瘟病毒測試呈陽性。由於非洲豬瘟對養豬業構成威脅,漁護署及時採取了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這一檢測結果的措施,以便於全球範圍內監控疫情發展。

漁護署強調,目前尚未發現大埔區域內有本地豬場受到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負責此次行動的發言人表示,在鳳園路周邊的3公里範圍內並無任何豬場。因此,漁護署將繼續持續監測及加強對所有本地豬場的聯繫。署方已向相關豬場負責人發送通知,建議他們提高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野豬進入養豬場,並潛在傳播非洲豬瘟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漁護署重申,非洲豬瘟對人類不構成傳染風險,且經過充分加熱處理的豬肉產品是安全可食用的。因此,市民可放心享用豬肉,不必過度擔心疫情的影響,特別是在食品安全方面。

面對非洲豬瘟的挑戰,政府部門希望透過加強監測和即時通報機制來控制疫情擴散,並維護本地豬隻及養殖業的穩定。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持續上升,漁護署將繼續加強與社區的溝通,共同防範可能的風險。